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 代表大会会刊 > 正文

西安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者:西安人大    发布时间:2016-05-16    来源:西安人大

——201621日在西安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西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改革稳定重任,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大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14.66亿元,较上年增长9.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99亿元,完成预算的103.3%,可比增长(下同)16.3%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7.24亿元,增长12.9%。民生领域支出770.44亿元,增长15.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既包括年初预算支出数,还包括预算执行中上级新增专款、地方政府债券、上年结转以及调入资金等支出数。

2015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3.31亿元,下降33.5%,其中:因公出国经费0.14亿元,公务用车经费3.02亿元,公务接待经费0.15亿元。主要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结果。

2015年底,省政府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共计1838.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722亿元,专项债务1116.8亿元。政府债务限额分配方案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中,待确定后另行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2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99.85亿元,下降35.5%,主要是土地出让面积大幅减少,与之相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等相应减收。

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4亿元,下降39.9%,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支出相应减少。

(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0.22亿元,完成预算的105.2%,增长19.7%。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8.9亿元,增长8.4%,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2.2%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按功能科目列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45亿元,下降6.9%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23.37亿元,增长28.1%

——教育支出29亿元,增长6.6%。主要支出项目是: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2.59亿元,学前一年教育免学费和贫困家庭幼儿补助1.86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入6.58亿元,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及改善薄弱学校投入8.46亿元,高中质量提升投入2.7亿元,职业教育及特殊教育投入5.25亿元。

——科学技术支出22.59亿元,增长102%,主要是加大了对企业科技研发及其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1亿元,增长44%。主要支出项目是:城市形象宣传2.17亿元,文化产业发展3.12亿元,文化惠民及群众体育1.37亿元,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建设1.46亿元,文化产业增资扩股4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3亿元,剔除2014年社保项目不可比支出等投入后增长6.9%。主要支出项目是:离退休经费13.31亿元,退役安置10.88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8亿元,落实就业补助政策4.56亿元,落实各项社会福利及救助政策2.08亿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6.29亿元,增长19.7%。主要支出项目是:公立医院建设及改革支出7.6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4.13亿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支出2.44亿元。

——节能环保支出28.16亿元,增长75.6%。主要支出项目是:新能源汽车补助11.01亿元,大气、水体等治污减霾支出11.43亿元。

——城乡社区支出128.67亿元,增长2.9%。主要支出项目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5.2亿元,缓堵保畅等城市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投入32.47亿元,城棚改配套基础设施15.05亿元。

——农林水支出11.81亿元,下降16.2%,主要是将部分原在市级列支的市对区县水利建设项目补助改列区县支出。主要支出项目是:农业生产补贴1.5亿元,重点水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运维支出7亿元。

——交通运输支出34.62亿元,增长15.1%。主要支出项目是:公路改扩建3亿元,火车站改扩建4亿元,农村二级公路网化工程还贷8.13亿元,渭北大横线回购4亿元,公交惠民补贴等支出11.71亿元,公路养护1.1亿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1.52亿元,增长7.5%。主要支出项目是:工业发展5.7亿元,开发区支持产业发展11.8亿元,区县工业园区建设1.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2.63亿元。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67亿元,增长2.7%。主要支出项目是:三产发展专项4.86亿元,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2亿元,外贸发展1.11亿元,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9亿元。

——金融支出0.49亿元,剔除2014年金融机构增资扩股等一次性支出后可比增长29.2%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0.7亿元,下降42.2%,主要是将原在本科目列支的国土运行费改列到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目。

——住房保障支出42.02亿元,增长2%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48亿元,增长9.4%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按经济科目列示:

——工资福利支出36.15亿元。主要项目是:基本工资10.92亿元,津贴补贴15.5亿元,绩效工资3.13亿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85.89亿元。主要项目是:办公费、水电费等运行支出53.46亿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2.43亿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5.13亿元。主要项目是:离退休费17.38亿元,住房公积金4.2亿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3.55亿元。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119.85亿元。主要项目是:政策性补贴76.63亿元,财政贴息5.72亿元。

——债务利息支出2.05亿元。

——基本建设支出7.89亿元。主要是统筹基建资金安排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大型修缮、土地和无形资产购置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169.54亿元。主要是非统筹基建资金安排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大型修缮、土地和无形资产购置支出。

2015年,市级“三公”经费支出1.51亿元,下降33.8%。其中:因公出国经费0.13亿元,公务用车经费1.32亿元,公务接待经费0.06亿元。

2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3.8亿元,完成预算的79.1%,下降34.6%,主要是土地出让面积大幅减少,与之相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等相应减收。

2015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3.96亿元,下降39.1%,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支出相应减少。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46亿元,完成预算的182.6%,增长65.8%,主要收入项目是:上缴利润0.4亿元,增长44%,一次性产权转让收入0.06亿元。

201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2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下降4.2%,主要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超收应全部结转下年安排。主要支出项目是: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0.09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2亿元。

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1.6亿元,完成预算的98.9%。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6.4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全部用于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支出。

2015年财政决算尚在编审之中,预算执行结果待决算编审结束并报陕西省财政厅批复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201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2015年,我市全面贯彻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关于批准2015年财政预算的决议,以及预算执行中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做出的各项决议、审查意见,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强收支管理,推进财政改革,严格预算约束,强化绩效管理,财政工作呈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多措并举,依法组织收入。调整了市本级契税分配体制。建立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全面推进综合治税。实施“以地控税”、零散税源委托代征等征管措施。开展国税有奖发票改革。建立财政收入督查机制,确保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同时坚决不收“过头税”。

二是统筹资金,促投资稳增长。市财政安排产业发展资金26.6亿元,整合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专项资金7.23亿元,通过股权投入、贴息补助、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多方筹措资金51亿元用于促投资、稳增长。成立了“西安合作发展基金”。全年争取中省专款、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以及财力性补助267亿元,置换地方政府债券325亿元,落实“营改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80多亿元。

三是优化结构,保障民生。全市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85.6%。全年民生领域支出770.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教育、社保、医疗、文化以及缓堵保畅、治污减霾等重点领域支出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四是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出台《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全口径预算编报体系。推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编撰财政“十三五”规划。简政放权专项资金扩大到10项,竞争性分配专项资金扩大到16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成效明显。国库管理、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都取得了新进展。除涉密信息外,全市各级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向社会公开。

五是强化监督,推进绩效管理。10个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8项专项资金和教育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市级359个预算单位43.5亿元资金编报了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下达,绩效自评覆盖市级所有部门。财政投资评审项目457项,送审额220.7亿元,审减14.05亿元,审减率6%。全市政府采购资金63.64亿元,节约资金5.98亿元。

六是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制定了市级机关执法执勤用车制度改革办法和车辆处置办法,完成了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任务。出台了市级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办法,市级部门公用经费预算统一压缩5%

“十二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452.26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年均增长21.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558.66亿元,是“十一五”的3.08倍,年均增长19.8%。民生支出累计2852.73亿元,是“十一五”的3.7倍。支持产业发展支出累计159.71亿元,是“十一五”的6.65倍。争取中省专款、地方政府债券及财力性转移支付等资金1008.82亿元,是“十一五”的6.8倍,全面落实各类税费优惠政策超过400亿元。

同时,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专项资金结构固化,使用效益有待提升;财政改革和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一)2016年财政形势

2016年全市财政发展既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从经济层面看:“一带一路”、创新改革试验区以及中、省、市各项稳增长措施的逐步到位和效果显现,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恢复增长还需时间,特别是我市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特征明显,房地产、建筑业等投资类税收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较大。从财政政策看:中央要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但全面实施“营改增”,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当下将相应影响财政收入总体增幅。从增支因素看:一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教育增支;二是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标等社保增支;三是落实扶贫投入政策、村干部补贴和村组织运转补助提标等支农增支;四是支持“双创”和创新试验区建设增支;五是落实政策性亏损补贴增支;六是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增支;七是落实稳增长、促发展各项政策增支;等等。

(二)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国务院和财政部2016年预算编制要求:一是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二是坚持量入为出,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三是要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四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

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增收节支,优化结构,提高绩效,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助力城乡统筹发展,落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促开放,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根据上述财政形势和预算安排指导思想,结合我市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总原则,建议2016年财政预算主要指标作如下安排:

1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80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增长11%。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动用上年净结余等92.02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29.95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742.07亿元,较2015年年初预算财力(680.14亿元)增长9.1%。加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25亿元和中、省提前下达2016年专款74.3亿元,全市可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共计844.62亿元。遵循收支平衡原则,建议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844.62亿元,较2015年年初预算数(722.13亿元)增长17%。其中:民生支出安排681.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7%,新增财力安排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81.6%

2016年,全市“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安排3.2亿元,其中:因公出国经费预算0.37亿元,公务用车经费预算2.49亿元,公务接待经费预算0.34亿元。

2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根据2016年全市国土出让等征收计划,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50.25亿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50.25亿元,加上级补助0.5亿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支出3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347.75亿元。遵循以收定支原则,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47.75亿元。

2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1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2016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23.82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增长13.3%。其中:市本级安排87.66亿元,开发区安排236.16亿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6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3.82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调入资金、动用上年净结余等231.02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103.54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451.3亿元,较2015年年初预算财力(406亿元)增长11.1%。加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25亿元和中、省提前下达2016年专款20.92亿元,市级可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共计500.47亿元。其中:市本级可安排财力321.53亿元,开发区可安排财力178.94亿元。

考虑到2016年新增政策性支出特别是民生领域提标政策较多,财政支出安排的压力很大,建议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以下原则安排:

一是统筹兼顾,防范风险。政策性增支提标应保尽保,重大项目支出优先保障,产业发展支出适度增长,政府债务付息支出足额安排。

二是综合平衡,保证重点。综合考虑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安排财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发挥西安合作发展基金作用,拉动社会资本投入,全力支持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

三是强化绩效,厉行节约。支出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相衔接,有保有压,严格控制差旅、会议、活动等一般公务支出,一般性专项支出原则上“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按照上述原则,2016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00.47亿元,较2015年年初预算数(424.14亿元)增长18%。其中:市本级安排321.53亿元,开发区安排178.94亿元。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按功能科目列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85亿元,增长8.8%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23.18亿元,增长20.5%

——教育支出46.13亿元,增长20.6%。主要支出项目是:幼儿园新建改扩建等1.45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79亿元,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14.6亿元,中小学生营养工程1.4亿元,高中质量提升工程1.01亿元,秦岭北麓地区农村教师补贴0.45亿元,打造公办名校1.65亿元,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4.99亿元。

——科学技术支出11.34亿元,增长14.3%。主要用于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双创”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环境建设、科技金融结合及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69亿元,增长11.6%。主要支出项目是:扶持文化产业发展4.2亿元,文化企业增资扩股1.5亿元,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建设1.1亿元,群众文体活动2.5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34亿元,增长12.7%。主要支出项目是:离退休人员经费16.1亿元,社会福利、救助政策2.68亿元,城乡低保6.5亿元,社保补助7.87亿元,残疾人事业2.46亿元,退役安置9.36亿元,就业补助6.5亿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2.41亿元,增长16.1%。主要支出项目是:公立医院建设补助7.55亿元,城乡医疗保险补助16.46亿元,城乡公共卫生补助6.7亿元。

——节能环保支出10.96亿元,增长10.1%。主要支出项目是:治污减霾专项7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2.5亿元,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0.5亿元。

——城乡社区支出116.71亿元,增长21.5%。主要支出项目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74.48亿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整治14.9亿元,三个县城、副中心城市及旅游名镇建设3.07亿元。

——农林水支出37.12亿元,增长18.2%。主要支出项目是:农业产业发展4.65亿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45亿元,水源地建设等水利专项14.96亿元,扶贫资金4.51亿元,涉农补贴及新农村建设2.87亿元。

——交通运输支出21.37亿元,增长39%。主要支出项目是:公交IC卡惠民补贴12.08亿元,渭北大横线回购、市级重点交通项目建设5亿元,国际航线政策性补贴等1亿元。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23亿元,增长15.8%。主要支出项目是:制造业发展7亿元,开发区产业发展9.6亿元,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2.7亿元。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23亿元,增长20.9%。主要支出项目是:商业产业发展6.9亿元,服务业综合改革1.8亿元,旅游业发展专项1.1亿元。

——金融支出1.61亿元,增长6.1%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0.74亿元,下降38.9%,主要是将原在本科目列支的国土运行费改列到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目。

——住房保障支出21.96亿元,增长80.7%,主要是按规定将原在政府性基金列支的政府住房基金改列一般公共预算。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59亿元,与上年持平,主要是利率下调后储备粮油利息补助支出相应减少。

——预备费5.91亿元,增长7.9%,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符合预算法关于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的规定。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按经济科目列示:

——工资福利支出49.82亿元。主要项目是:基本工资10.88亿元,津贴补贴12.56亿元,绩效工资6.78亿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87.15亿元。主要项目是:办公费、水电费等运行支出55.47亿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1.68亿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46.76亿元。主要项目是:离退休费11.79亿元,住房公积金5.82亿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9.15亿元。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115.68亿元。主要项目是:政策性补贴83.67亿元,财政贴息7.19亿元。

——债务利息支出10.7亿元。

——基本建设支出10.5亿元。主要是统筹基建资金安排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大型修缮、土地和无形资产购置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164.5亿元。主要是非统筹基建资金安排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大型修缮、土地和无形资产购置支出。

——其他支出15.36亿元。主要是预备费等预留资金。

上述市级支出安排中,“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安排1.8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经费预算0.33亿元,公务用车经费预算1.35亿元,公务接待经费预算0.18亿元。

2016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安排126.98亿元,增长33.6%,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73.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53.38亿元。

2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按照2016年市级国土出让等征收计划,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97.58亿元,其中:市本级62.53亿元,开发区235.05亿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97.58亿元,加上级补助和下级上解收入3.58亿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支出3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298.16亿元,其中:市本级81.11亿元,开发区217.05亿元。遵循以收定支原则,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98.16亿元,其中:市本级81.11亿元,开发区217.05亿元,重点用于土地拆迁补偿整理等成本性支出以及归集地铁项目建设资本金。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根据市本级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企业范围及其预计税后利润、上缴比例测算,2016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0.4亿元,全部为企业上缴利润,加上年结余收入0.21亿元后,2016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安排财力0.61亿元。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2016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0.61亿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根据近三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增长水平、参保人数及各项社会保险政策测算,2016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4.93亿元。按照应保尽保原则,2016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3.61亿元,全部用于落实社会保险待遇各项支出。

按照新预算法规定,预算执行年度开始之日,到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各级财政可以根据上报人大待批的预算草案,安排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据此,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以及本次上报的预算草案,预计市级财政在本报告批准前提前支出数额约为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亿元,基金预算支出20亿元。

上述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已报经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初步审查,并按照初步审查意见做了相应修改。

三、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也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财政发展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深化财政改革,强化依法理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财政收入年均可比增长10%左右,质量和结构总体改善,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事权与支出责任,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三是多元投入、精准投入,发挥西安合作发展基金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四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机制更加成熟稳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强化财政监督和预算绩效管理,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运作好西安合作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上市,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实施“工业突破”战略,重点推进渭北工业区和区县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制造强市建设。鼓励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引导旅游业转型升级,支持会展业、电子商务等新兴市场主体,创造多元化供给,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加大农业农村投入,落实好各项涉农补贴,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上来,着力支持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坚持购、租、建并举,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消化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给企业和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抓住省市共建大西安、“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两个80%”的投入要求,全面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民生投入长效机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副中心城市、县城、省级重点镇和旅游文化名镇建设。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巩固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片区化中心社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强化财政综合扶贫投入体系,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扶贫开发,支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解决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打造一批公办精品名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城乡居民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构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加大城镇棚户区、城乡危房、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投入力度,完善保障房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缓堵保畅、治污减霾投入力度,支持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湿地建设、秦岭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建设宜居美丽新西安。

(三)努力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强收入预测和分析,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强化纳税比对和评估,发挥税务稽查作用,加大对总部经济、零散税源、重点行业、薄弱领域的税收征管,堵塞跑冒滴漏。深化有奖发票改革,全面推进“以地控税”,大力支持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加强非税收入组织,建立和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禁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超越权限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税款,严禁采取“空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四)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全面落实中、省财税改革部署,理顺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财政体制,增强各级财政发展能力。调整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健全科学有效、公平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库建设,扩大简政放权、竞争性分配试点资金的规模和范围。继续抓好财政存量资金回收及安排使用工作,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债务风险预警,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置换债券资金全部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政府债务。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采购效率。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清理整顿专户,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

(五)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绩效。以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为重点,下大气力提高财政内部管理和控制有效性,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积极开展财政投资评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切实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进一步落实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落实八项规定,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落地生根。坚持勤俭办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到最需要、最有效的地方去。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2016年各项财政收支任务,确保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对于“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