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代表大会会刊 > 正文

西安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者:赵东洋     发布时间:2015-03-26    来源:西安人大

——2014122日在西安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西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加速赶超、勇于突破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五项重点工作”,综合施策,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902.5亿元,较上年增长(下同)19.8%;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完成预算的108%,增长26.5%;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9.81亿元,增长22.1%,教育、科技、支农、社保、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以及治污减霾、城建缓堵保畅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税收收入完成376.09亿元,增长16.8%。剔除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及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后,可比增长18.6%

——非税收入完成125.89亿元,增长68.1%,主要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专项收入增加。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22亿元,下降1.9%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35.34亿元,增长5.7%

——教育支出113.54亿元,增长5.1%。主要是上年支出基数较大,影响了当年增幅。

——科学技术支出7.9亿元,增长33.2%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83亿元,增长48%。主要是加大了大遗址保护等文物保护的投入。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98亿元,增长15%。剔除上年支出中国企改革关闭破产补助支出等一次性因素后,可比增长18.6%

——医疗卫生支出50.34亿元,增长21.4%

——节能环保支出18.51亿元,增长30.9%。主要是加大了治污减霾投入。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0.24亿元,增长99.4%。主要是加大了城建缓堵保畅以及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投入。

——农林水事务支出49.94亿元,增长10.7%。剔除上年支出中农村道路建设一次性因素后,可比增长18.6%

——交通运输支出33亿元,增长24.8%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6.73亿元,增长20.5%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0.76亿元,增长81.8%。主要是服务业等产业类资金投入增加。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04亿元,增长28.1%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74亿元,增长19.1%

——住房保障支出37.47亿元,下降5.7%。剔除公租房建设任务减少等因素后,可比增长13.8%

——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81亿元,下降24.6%,剔除上年支出中的中省一次性补助因素后,可比增长12.5%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6.34亿元,增长35%

2.全市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514.34亿元,增长24.6%;基金预算支出508.59亿元,增长20.1%。全市基金预算收支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详见附表。

(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市级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09亿元,完成预算的115.7%,增长32.7%;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2.25亿元,增长25%

市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税收收入161.1亿元,完成预算的104.3%,增长22.9%

——非税收入57.99亿元,完成预算的165.8%,增长70.3%。主要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专项收入增加。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03亿元,下降3.1%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17.46亿元,增长5.8%

——教育支出35.92亿元,增长34.6%

——科学技术支出5.7亿元,增长3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08亿元,增长43.5%。主要是加大了大遗址保护等文物保护的投入。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46亿元,增长11.5%。剔除上年支出中国企改革关闭破产补助等一次性因素后,可比增长18.9%

——医疗卫生支出20.92亿元,增长19.8%

——节能环保支出14.71亿元,增长29.2%。主要是加大了治污减霾投入。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7.2亿元,增长107.2%。主要是加大了城建缓堵保畅以及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投入。

——农林水事务支出14.35亿元,下降20.4%。剔除上年支出中农村道路建设以及市级支出改列区县支出等因素后,可比增长34.8%

——交通运输支出26.92亿元,增长26.7%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5.08亿元,增长18.8%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8.84亿元,增长121.2%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02亿元,增长33.1%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54亿元,增长62.2%

——住房保障支出32.15亿元,下降5.6%。剔除公租房建设任务减少等因素后,可比增长17.9%

——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53亿元,下降23.2%。剔除上年支出一次性补助因素后,可比增长10%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6.15亿元,增长35.8%

2.市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级基金预算收入408.33亿元,完成预算的160.8%,增长28%;基金预算支出395.33亿元,增长18.7%。市级基金预算收支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详见附表。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4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5.5%。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58亿元(含省级补助支出0.18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详见附表。

2013年财政决算尚在编审之中,预算执行结果待决算编审结束并报陕西省财政厅批复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201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坚持依法组织收入,推进综合治税。建成综合治税网络监控平台、车船税征管查询系统、共建园区税款电子划转系统。建立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制定了零散税源和总分机构激励性分配办法,推行了零散税源社会化委托代征试点。开展了大规模税源普查。启动了连锁企业等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深化了网络在线发票改革。全方位开展税收宣传,多渠道落实“以票控税”。规范非税收入征管缴库,纳入预算管理,确保了税收和非税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全面落实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年落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扶持小微企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结构性减免税政策总计81.76亿元。制定了争取中省资金考核办法,全年争取中省专款、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等201亿元。2013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9.81亿元,比上年多支132.32亿元,加上基金支出,全市财政总支出达到1238.4亿元,较上年增加217.4亿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

3.优化投入方式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二、三产业并举,持续加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注重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融合,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股权投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市本级财政支持二、三产业发展支出38.08亿元,较上年增长49.5%,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金、企业投入超过600亿元,放大财政资金16倍以上,有力地支持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

4.坚持有保有压,突出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市本级公用经费压缩5%,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88.8%,超收财力安排全部用于民生,全市一般预算安排的民生领域支出615.64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4.4%,较上年增加126.36亿元,增长25.8%。市财政用于城建缓堵保畅支出54亿元,治污减霾和节能减排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4.95亿元,推进了相关领域工作的开展。

5.加大转移支付,扶持区县发展。制定了支持副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渭北工业组团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全年下达区县专款及财力补助148.35亿元,较上年增加41亿元,增长38%,支持了“八水润西安”、农村新型社区、生态环境改善、扶贫移民搬迁、现代农业产业化和区县工业园区发展。

6.深化财政改革,强化绩效管理。市级91个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修订了企业跨区县迁移财税利益调整办法。全面启动了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开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探索。对100万元以上财政扶持项目资金实行绩效目标申报。“营改增”试点平稳运行。同时,公务卡改革、专户清理、政府采购、公车治理、财政投资评审等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3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税收占比下降,区县级收入增幅放缓。支出进度不均衡,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专项资金管理的“松”、“散”问题突出,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市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一)2014年财政经济形势

2014年,从有利因素看,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将为我市的发展提供新机遇。经过近年来的加大投入,二、三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区县域经济活力增强,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开发区板块引擎作用不断提升,三星、强生等重点产业项目相继投产和加快建设,全市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从面临的挑战看,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各类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突出,基础产业对财政增收的贡献相对有限,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家不断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力度,“营改增”扩围、商品房政策规范、改革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可以量化的减收达到30亿元左右,相当于2013年财政收入的6%,是近10年来政策性减收最多的一年。

从增支因素看,支出需求强劲,财政保障压力加大。落实各项惠民实事,支持调结构、稳增长、转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区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都需要财政持续加大支出,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总体看,我市经济运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机遇大于挑战。

(二)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工作基调,以“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千方百计保收入,全力以赴稳增长,尽心竭力惠民生。优化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财政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上述分析、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市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2014年财政预算主要指标作如下安排:

1.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1)全市一般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2014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64亿元,剔除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性因素后,可比增长14%。主要项目安排建议是:

——税收收入427.72亿元,可比增长16%

——非税收入136.28亿元,增长8.3%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4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564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含中省预下专款)、调入资金等121.78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30.75亿元,全市一般预算财力为655.03亿元,较2013年年初预算财力增加107.79亿元,增长19.7%。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建议201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655.03亿元。主要项目安排建议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48亿元,增长8.4%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34.55亿元,增长6.4%

——教育支出103.93亿元,增长13.9%

——科学技术支出11.1亿元,增长27.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3亿元,增长28.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47亿元,增长16.2%

——医疗卫生支出46.98亿元,增长22.3%

——节能环保支出10.54亿元,增长65.4%

——城乡社区支出111.04亿元,增长32.6%

——农林水支出45.81亿元,增长20%

——交通运输支出18.67亿元,增长3.1%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1.77亿元,增长44.9%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35亿元,增长20.2%

——金融支出2.53亿元,增长60.2%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22亿元,增长27.1%

——住房保障支出17.57亿元,增长41.1%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73亿元,下降0.8%。主要是中省负担比例提高,市级安排支出相应减少。

——预备费8.29亿元,增长38%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7.69亿元,增长50%

2)全市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根据2014年全市国土出让等征收计划,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48.49亿元。全市基金预算财力344.78亿元,遵循专款专用、列收列支原则,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44.78亿元。全市基金预算收支具体项目安排建议详见附表。

2.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1)市级一般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2014年市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43.08亿元,可比增长14%。主要项目安排建议是:

——税收收入179.05亿元,可比增长15.4%

——非税收入64.03亿元,增长10.4%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4年市级一般预算收入243.08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含中省预下专款)、下级上解收入及从基金调入资金等250.67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含预下区县专款)114.2亿元,市级一般预算财力为379.55亿元,较2013年年初预算财力增加67.68亿元,增长21.7%。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2014年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79.55亿元。主要项目安排建议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99亿元,增长5%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18.89亿元,增长4.2%

——教育支出33.52亿元,增长19.6%

——科学技术支出8.85亿元,增长30.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52亿元,增长31.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71亿元,增长15.3%

——医疗卫生支出22.18亿元,增长13.8%

——节能环保支出8.66亿元,增长54.7%

——城乡社区支出71.72亿元,增长33.1%

——农林水支出26.62亿元,增长19.9%

——交通运输支出14.06亿元,增长2.7%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0.39亿元,增长48.5%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08亿元,增长23.7%

——金融支出2.52亿元,增长65.7%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04亿元,增长56.4%

——住房保障支出13.76亿元,增长52.3%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5亿元,下降2.5%。主要是中省负担比例提高,市级安排支出相应减少。

——预备费5.06亿元,增长39.4%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7.5亿元,增长48.1%

上述市级安排支出中,“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安排2.92亿元,较上年预算数下降12.7%,其中:因公出国经费预算0.2亿元,公务车辆购置和运行费预算2.26亿元,公务接待经费预算0.46亿元。

2)市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按照2014年市级国土出让等征收计划,市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75.1亿元。市级基金预算财力276.36亿元,遵循专款专用、列收列支原则,市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76.36亿元。市级基金预算收支具体项目安排建议详见附表。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根据市本级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企业范围及其预计税后利润、上缴比例测算,2014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安排0.15亿元(2013年安排0.4亿元,包括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加上2013年结余收入0.06亿元后,2014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0.21亿元,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14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安排0.21亿元,其中: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0.15亿元,主要用于纺织、轻工等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改革改制补助;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06亿元,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及支持商贸旅游企业发展等支出。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具体项目安排建议详见附表。

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上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精神和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2014年起市本级率先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根据近三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增长水平、参保人数及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等因素测算,2014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80.07亿元,其中:保费收入70.92亿元,利息收入2.2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6.87亿元。按照应保尽保、收支平衡、留有结余的原则,2014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56.08亿元,全部用于落实社会保险待遇各项支出。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具体项目安排建议详见附表。

三、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围绕提质增效做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坚持依法组织收入,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加快构建横向到部门、纵向到区县的综合治税网络。完善综合治税网络监控平台体系,强化信息数据分析利用。推行零散税源委托代征和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完善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收入质量。依法开展税收专项稽查、清缴欠税。制定新一轮促进增收的激励性政策。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及时征收入库。此外,进一步落实省市共建大西安、发展实体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等政策,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和政策支持,落实配套资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资金保障。

(二)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构建稳固可持续的财源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财政投入更加注重绩效。建立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竞争性分配、分类整合聚集和滚动投入循环机制,放大财政资金倍数效应。支持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和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落实支持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服务业重大项目扶持政策,支持重点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整合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合作、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做好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项目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合作和军民产业融合,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采取担保补贴、助保金贷款等方式,引导鼓励驻地金融、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深化科技金融合作试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此外,全面落实营改增扩围、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三)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扶贫开发“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资金,加大对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支持脱贫长效机制。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供水工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实施“以城带乡”发展战略,支持副中心城市、县城、省级重点镇和旅游文化名镇建设,在投入对象、环节和运作机制等方面推进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民间资本增加投入,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争取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扩大美丽乡村试点范围,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四)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支出结构,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按照民生投入两个不低于80%的政策要求,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以保障10件惠民实事为抓手,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把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增强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加强和改进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城乡居民居家养老和养老福利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通过财政贴息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以创业促就业。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食品药品检验能力建设投入,做好肉菜追溯体系、放心豆制品、蔬菜进社区等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大城建缓堵保畅投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停车场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加快燃煤锅炉改造,支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全力支持节能减排和治污减霾工作。积极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研究制定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和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相关办法。保障政法经费投入,支持平安西安建设。

(五)围绕深化改革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按照中、省部署,积极稳妥的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编制工作,2014年起市本级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研究中期财政预算编制办法、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及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实行财政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同步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推进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建立市级专项资金项目库,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试点范围,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时效性和均衡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二次分配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目标评估试点,开展出国费、会议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推进国库管理改革,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压缩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存量资金,激活增量资金。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政府采购改革步伐。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政府债务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政府债务年度举借计划审批控制制度和土地储备规模控制卡制度,适当增加偿债准备金规模,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确保政府债务安全。严格执行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各项规定,严控一般性支出,市本级公用经费预算压缩5%,强化会计监督。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执行财经纪律的监督检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奋进拼搏、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为建设美丽、宜居、和谐、幸福新西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