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代表大会会刊 > 正文

西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者:赵东洋     发布时间:2013-06-03    来源:西安人大

——2013121在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西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决策部署,科学应对,冷静分析,把强工业、稳增长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了一些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难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重要举措,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可完成4350亿元以上,增长12%左右,呈现“逐步企稳、温和回升”的态势。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基本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宏观管理措施得力,大都市建设全面提速

针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科学分析发展趋势,及时出台“三进两增一加强[1]”稳增长29条政策措施,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增长,经济增速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加强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全面完成春运、电力迎峰度夏等特殊时段要素保障工作。加强价格监控,物价水平高位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控制在年度目标之内。

关乎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2]稳步推进,对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实力意义重大。全市紧紧抓住省市共建大西安的历史机遇,对省市共建大西安[3]涉及的25条政策措施细化分解,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以省市共建大西安推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全面提速。

(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产业调整升级

坚持规划引领、创新驱动,二产三产并举,积极构建高端化产业体系。完成首部《西安市产业发展规划及版图》编制工作,加快形成“一城一带一区多板块”的产业空间布局。编制实施《西安渭北工业区规划(20122020)》和《西安市十二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40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40亿元以上,增长13%以上,中石化西安分公司成为我市第6户产销过百亿元工业企业,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工业短板求突破开局良好。

三产活力增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30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预计增长12%左右。积极贯彻实施《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年工作方案》和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18条措施,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4.4亿元,增长23.4%。全市共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160个,新增就业岗位3.92万个,展会成交额1104亿元,荣获“2012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称号。积极做好国家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围绕百货、超市、餐饮、家电、家居等行业,开展购物节等促销活动,扩大消费领域,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30亿元,增长15%以上。

(三)重点项目强力推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坚持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223亿元,增长27%左右。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达到570亿元,增长43%左右,高出去年同期24.5个百分点左右,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半以上。发挥政府资金和政策导向作用,市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投向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领域。

重点建设项目成效显著。全年共组织重点项目开工仪式4次,累计开工重点项目318个。402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45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8%,超出全年重点项目目标318亿元。特别是三星项目建设仅用5个月就实现顺利开工,充分体现了“陕西速度”和“西安效率”。地铁二号线南段隧道全线贯通,一号线实现电通,三号线全面开工,四号线试验段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用;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建设任务;南三环长安路立交主线桥和长安大道建成通车。

(四)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开放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利用外资24.78亿美元,增长23.6%;实际引进内资1201.2亿元,增长17.3%。第十六届西洽会签约合同数和投资额再创新高,总投资额3983.15亿元,增长15.5%。其中,五大主导产业和工业类项目分别占总投资额的53.2%27.4%。第二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成功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额115.3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82.3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71.4%。“央企进陕、落户西安”和“省企进市”、“民企进市”成效显著,共签约项目98个,总投资达1640亿元。外贸形势总体平稳,实现进出口总额130.14亿美元,增长3.3%。区域合作不断延伸,我市与多个城市分别签订合作备忘录,国际友好城市总数不断增加,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五)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

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预计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达192.54万吨。出台《关于支持阎良、临潼、户县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扩大经济管理权限、重点项目布局、交通设施建设等12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个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力度逐步加大。市政府与省建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省建行将向我市提供200亿元贷款用于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完成393个市级新农村重点村第一阶段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6个省级示范镇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六)发展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实力稳步提升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6.96亿元,增长24.6%,完成全年预算的106.3%。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万元GDP能耗降低率3.5%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6天,比2011年增加了1天,全年优良率为83.6%

城市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挂牌成立,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西部文博会,西安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进展顺利。出台《西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系,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促进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300亿元,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9800元,增长1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0元,增长16%以上,在全省率先突破万元大关。全市民生支出456.59亿元,增长21.7%,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6.5%,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对市民承诺的十件惠民实事[4]全面完成,西安荣获“中国幸福城市特别荣誉大奖”。制定了三年交通缓堵行动方案和2012年缓堵保畅工作安排,缓堵保畅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3%,新建停车位8992个。累计创建放心食品店154家,发展社区蔬菜直销点363个。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处,解决了3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义务段中小学生取暖问题得到全部解决。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10.74万套(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04.4%。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9%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由于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及效能显现还有一个过程,持续回升的基础还很不牢固,我市全年GDP增速低于13%的计划目标。同时,工业短板依然存在,现代服务业比较落后,投资效益尚待提高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和应对。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仍将是面临严峻挑战和较大风险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恢复缓慢,主要经济体债务危机存在较大变数。我国经济面临多重考验,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下行压力尚未消退,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压力之下是动力,危机之中是先机。当前,国内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最为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国家提出2013年的经济增速为7.5%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省委、省政府确定全省计划增速为12.5%左右。

综合判断,我市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仍然向好,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仍处于持续向上的发展快车道。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聚集,特别是西安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共建大西安25条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对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省市共建大西安的历史机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千方百计稳增长、重点突破促转型、实实在在惠民生、生态文明提品质,努力开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安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并与“十二五”规划及省市共建大西安目标相衔接,通过对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进行分析,提出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

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左右。

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

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10、万元GDP能耗降低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7%;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3.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2.3%;氨氮排放量降低2.5%;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5%

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

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此外,为加速兑现西安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彰显我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产业特色,增加旅游业总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两项产业指标,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6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25%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紧抓住省市共建大西安的重大机遇,最大限度地释放各项政策红利,牢牢把握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着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以渭北工业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工业全面发展

深化工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板块带动作用,把工业发展作为做大经济总量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全面加快渭北工业区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推进中航工业园、中航重机西安基础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工业企业“退城入区”,切实抓好以引资、引智、引技术为重点的招商工作。二是继续落实好《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大企业抓服务、小企业重扶持”,重点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物流、能源、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三是狠抓工业项目。实施“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计划”,突出抓好比亚迪20万辆汽车及发动机扩建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50%左右。四是以三星电子、强生医药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城市[6]”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注重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以加快旅游业发展为重点,推动服务业总量水平双提升

坚持“二产三产并重、传统新兴并举”,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切入点。一是切实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尽快出台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快速落地、快出成效。要按照“提升低端、壮大中端、培育高端”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我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7],加快8个国家级服务业聚集区[8]和市级特色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二是突出抓好旅游业。研究出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重点推进旅游业资源整合、品牌创建、设施完善、服务提升和宣传推介等工作。要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大西安旅游精品和品牌线路;推动翠华山、南五台和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整合工作,临潼旅游休闲度假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旅游景区创建4A级以上景区;优化旅游软环境,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等高端旅游;加快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完成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阿房宫遗址公园建设和杜陵博物馆的建设,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旅游新品。力争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26.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8800万人次以上,以大旅游带动大消费,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培育壮大西影集团等龙头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积极拓展西安旅游文化品牌。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综合效应

坚持“四化同步[9]”,最大限度激活城镇化[10]的内在潜力,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一是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尽快编制、完善城镇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重点镇建设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公共服务、优化保障体系、改进户籍制度为重点,优先改善城镇教育、卫生、养老及水、电、气条件。二是加快区县工业发展。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区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一县一园区”思路,支持市级以上开发区与区县共建产业园区,带动周边区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科学规划都市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方式,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增减挂钩,推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大发展。四是促进区县梯度发展。碑林、莲湖、新城3个核心城区主要发展旅游、文化和新型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实现转型发展;雁塔、未央、灞桥、长安4个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率先发展;阎良、临潼、户县3个副中心城市和高陵县实现总量增速双提升,实现跨越发展;周至县和蓝田县着力打造西安绿色屏障和全国生态文明县,实现生态发展。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投资拉动依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领域,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市共建大西安资金支持,做好市本级配套并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二是要优化投资结构。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改善民生等目标,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55个,年度投资1238亿元,比2012年计划提高12.5%。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额占重点项目年计划的50%以上,重点抓好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高新区创业园、西安中央文化商务区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城建投资计划规模285亿元。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积极推进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4号线试验段、西安至临潼和草堂的市域轨道交通、西安北客站、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抓好公路交通枢纽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等项目。以推进城乡统筹为目标,加大区县特别是三个副中心城市、六个省级重点示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进土门、幸福林带等城市片区综合改造和整体开发,带动主城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五)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是增强消费能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高于经济增速,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第三产业,直接快速地增加农民劳务收入。认真落实结构性税费减免政策,严格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二是加快商圈建设。推进小寨、东大街等商圈改造提升,引导曲江、灞、张家堡等城市新区的商业街区建设,使商圈经济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三是促进消费升级。利用好国家有关消费政策,推广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扩大节水产品、家庭自给式太阳能产品等节能产品消费。加快培育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新热点,扶持引导网络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兴消费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康复等服务机构,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四是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基本生活品供给和价格稳定。

(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宜居都市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打造山水西安、人文都市。一是扎实推进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按照建设国际一流休闲旅游生态度假区标准,着重抓好终南山国家地质公园、楼观台道文化展区等项目建设。分批次抓好48个峪口保护整治工作,启动石砭峪综合治理示范点等5个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主城区与环山路的快速连接,沿环山路两侧建设总长约140公里的非机动车“绿道”,打造城市交通慢行系统,逐步将秦岭北麓打造成国家级黄金旅游观光带。二是全面启动“八水润西安”工程。以建设引汉济渭调节蓄水工程,即昆明池水库为重点,开工建设2平方公里昆明池(实验区)工程,抓好黑河水库二期移民安置、李家河水库主体工程建设,搞好渭河堤防整治、护城河和灞河上游段河道治理等工程。三是全面促进节能减排。探索实行能耗总量增量控制,积极推进节能低碳、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等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四是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文景山、清凉山等公园建设,新增绿地面积445万平方米。

(七)继续实施惠民工程,全面建设幸福西安

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市民更加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体验幸福生活。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把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深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需求,重点做好缓堵保畅、放心食品、教育均衡发展、关爱老年人生活、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等10件惠民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推进就业创业。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做好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民工、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做好大病保险试点,加强社区居家养老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创建多元化、覆盖全体居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四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基层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用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措施办法,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均等化。

(八)加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积极推动全领域、多层次的改革开放,激发改革的最大红利,进一步提升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一是提升我市非公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好国务院新36[11],调研出台我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着力破解民间资本“进门难、要求严、程序繁”等问题,推动民间投资快速发展。二是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级事权下放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职能。三是加大统筹科技资源改革[12]力度,推动科技与文化、产业与金融、军工与地方、院所与企业融合,实施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创业和技术转移促进工程,力争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占比超过30%。四是加大引资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际利用内资1260亿元,加大与省内市区、西咸新区和关天经济区内城市间经济、能源、服务业的合作开发,全力办好2013欧亚经济论坛、中法经贸洽谈会、西洽会等各类会议,提升西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位代表,做好2013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为顺利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