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代表大会会刊 > 正文

关于西安市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者:李磊     发布时间:2010-12-08    来源:西安人大

——2009119日在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西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全面落实率先发展的各项部署,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根据快报,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324.34亿元,增长24.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5.61亿元,完成预算的111.5%,增长28.9%,提前2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26.99亿元,增长40.8%,各项民生领域支出和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支出项目得到较好保障。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税收收入1217467万元,完成预算的110.4%,增长29.9%。

——非税收入238620万元,完成预算的117.6%,增长24.4%。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4334万元,增长13.3%。

——公共安全支出191511万元,增长10.4%,剔除2007年一次性项目追加12580万元后,增长19.1%。

——教育支出329031万元,增长27.9%。

——科学技术支出23240万元,下降1.3%,剔除2007年一次性重大科技支出2000万元和2008年结转下年科技支出6000万元后,增长35.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926万元,增长13.7%,剔除2007年一次性安排的传统民居与历史街区改造资金1985万元后,增长22.1%。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6132万元,增长120.6%,剔除唐华集团破产改制一次性支出182000万元,增长38.0%。

——医疗卫生支出133930万元,增长50.5%。

——环境保护支出32272万元,增长51.8%。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7239万元,增长30.1%。

——农林水事务支出111158万元,增长29.9%。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88亿元,完成预算的111.7%,增长23.1%。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7.61亿元,增长48.3%。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398762万元,完成预算的111.9%,增长22.9%。

——契税56050万元,完成预算的97.9%,增长12%,主要是受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影响。

——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完成778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7.3%,下降0.6%,主要是取消了工商“两费”。

——教育费附加收入10303万元,完成预算的103.2%,增长18.1%。

——排污费收入4899万元,完成预算的104.2%,下降7.9%,主要是排污费政策调整后,征收范围缩小。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33114万元。

市级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2642万元,增长5.6%。

——公共安全支出98389万元,增长1.9%,剔除2007年一次性项目追加12580万元后,增长17.2%。

——教育支出79716万元,增长57.1%。

——科学技术支出16331万元,下降10.1%,剔除2007年一次性重大科技支出2000万元和2008年结转下年科技支出6000万元后,增长38.1%。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874万元,增长3.1%,剔除2007年一次性安排的传统民居与历史街区改造资金1985万元后,增长13.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7337万元,增长234.4%,剔除唐华集团破产改制一次性支出182000万元,增长59.2%。

——医疗卫生支出46422万元,增长33.9%。

——环境保护支出27093万元,增长36.9%。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2696万元,增长31.4%。

——农林水事务支出56387万元,增长8.1%,剔除2007年区县农业综合开发还款由市级代偿1600万元和2007年省下达的农村道路建设资金12000万元后,增长46.3%。

——交通运输支出23917万元,增长185%,剔除2008年新增公交IC卡补贴19000万元和石油价格补贴5000万元改列区县支出后,增长44.9%。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86006万元,增长36.7%。

2008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2.29亿元,其中:市级完成87.43亿元;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9.8亿元,其中:市级完成83.01亿元。

由于2008年财政决算尚在编审之中,预算执行结果需待决算编审结束并报陕西省财政厅批复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过去的一年,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各级财税部门主动应对,拼搏进取,大力组织收入,多方筹集资金,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一年来,坚持财、税、企联席会议制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分析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以及财税政策调整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应对措施,解决收入征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落实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提标政策,完善税收政策体系。夯实收入任务,落实征管责任,推进征管网络建设,强化纳税信息比对,严格依法治税,堵塞征管漏洞。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特别是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征管,确保了财政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

(二)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筹措资金25.72亿元,用于中省下划企业、市属企业改制以及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保证了唐华集团等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投入资金6.2亿元,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支持优势产业、重点工程、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投入资金6.84亿元,用于入股省再担保公司、支持商业银行财务重组、组建西安红土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搭建区县投融资平台、支持投资担保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完成财政城建投资69.13亿元,向金融机构融资57.9亿元,保证了地铁二号线、三环路、天然气公网、供水管网、城北集中供热等城市重点工程和生态环境改造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服务功能。拨付资金1.14亿元用于应对地震灾害和“三鹿奶粉”等突发事件,支持救灾重建和行业恢复。

(三)强农惠农政策扎实落实。安排资金3.21亿元,采取以奖代补办法,重点推进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拨付资金0.6亿元,重点支持农业四大板块、十条产业带和五条龙型产业链建设,保证了优质粮食、畜牧、蔬菜、果品等农业主导产业的整体开发,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筹措资金2.13亿元,重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引湑济黑、黑河灌区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拨付资金0.35亿元,用于28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和2000人移民搬迁,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初步建立了农业自然灾害防范机制,减少了农业因灾损失。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补贴3.49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落实市县配套资金8.08亿元,完成了省定43个项目、资金的双对接工作,保证了民生“八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投入资金2.54亿元,重点用于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再就业社会保障补贴、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推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开展。拨付资金6.92亿元,落实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体救助政策,推进了廉租房建设和住房货币化改革,提高了低收入人群保障水平,改善了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拨付资金3.21亿元,提高了农村新合疗补助标准和参合率,启动了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登记参保城镇居民已达108.69万人;落实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五免”惠民政策、低保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地方病防治政策。投入资金3.1亿元,用于落实公交惠民政策、公交车购置和公交站点建设,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拨付资金6.68亿元,用于落实“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支持中小学整体改造、山区寄宿制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困难。拨付资金0.93亿元,重点支持文化体育与传媒产业发展,支持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和奥运及残奥火炬传递,丰富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

(五)县乡解困进展明显。认真落实“三奖三管六保障”、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产粮大县奖励等补助政策,动态测算困难区县财力,加大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困难区县及时解决财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全年共下达区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0.48亿元,较上年增加4.1亿元,其中:下达困难区县17.25亿元,较上年增加3亿元,保证了困难区县当年工资按时发放和履行职能的基本支出需要。2008年底,困难区县人均财力达到3.73万元,比上年增长27.3%。调度资金2.23亿元用于区县化解“两政一教”债务,2008年共化解“两政一教”债务3.38亿元,占债务余额的86.3%。

(六)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制定了市与航天基地财政体制,明确了浐灞区与相关区财政收入划转办法,出台了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征管缴库办法。在市级部门全面推行了收支脱钩,完善了部门预算项目库,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扩大到338家预算单位,高陵县、阎良区国库集中支付上线运行。公务卡结算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平稳。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健全,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额10.37亿元,比去年增长57.8%,节约资金9640万元,节约率8.51%。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实施了县乡义务教育债务化解资金奖补机制,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

(七)财政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修订并实施了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公务用车定点维修以及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等管理办法,完善了财政支出监管机制。对85个部门的收费许可证和29个执罚部门的罚没许可证进行了审验,完成了61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专项检查。设计了五大类114项考核指标体系,完成了31户单位的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测试。研究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了资产配备、核销程序和收益处置。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相结合,完成了74户代理记账机构年检和27个单位会计执法检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信息化建设、交警支队标线等专项资金和彩票公益金进行了专项检查,完成预(结)、决算项目评审220个,送审额63.17亿元,审定额56.56亿元,审减额6.61亿元,审减率10.48%。

2008年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08年后4个月,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月度增幅分别为12.1%13.5%12.5%6.9%,呈明显回落趋势。二是专项资金项目过多、使用分散、预算粗放、计划下达较晚、支出进度偏慢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管理办法亟待改革和完善。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方面国家实施拉动内需的各项减税减负政策陆续出台,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增加大量的财政支出,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巨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9年财政预算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编制2009年财政预算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部署,2009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立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加大政府投资,扶持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场需求,促进全市经济和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有保有压、统筹兼顾,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领域、向重点项目、向拉动内需、向促进发展倾斜。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主导产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增收节支的财政运行机制,严格预算约束,提高财政管理绩效,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较快、和谐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市经济发展目标,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62.7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6%,其中:市级安排65.54亿元,增长16.7%;区县级安排97.16亿元(代编数),增长15.5%。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安排建议是:

——税收收入1385077万元,增长18.1%。

——非税收入241923万元,增长5%。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安排建议是:

——税收收入510647万元,增长19.9%。其中:工商税收423559万元,增长14.5%。

——非税收入144790万元,增长6.7%。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益55100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36360万元;罚没收入33869万元;教育费附加收入12668万元;排污费收入3750万元;其他收入3043万元。

财政收入预算做上述安排是积极的,也是稳妥的。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受此影响,我市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变化,主要是:去年9月份以来,我市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出现回落走势,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旅游业受到冲击,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增多,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停征利息所得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取消100项收费等都将直接减少明年的财政收入。这些都将加大财政增收的难度。但由于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在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加快落实,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一大批关系西安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四区两基地”辐射带动作用的逐步增强,将进一步提高全市经济的活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给我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按照2009年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7亿元,加中省补助收入55.95亿元,减上解中省支出19.9亿元,全市一般预算财力为198.75亿元,增长20.7%,其中:市级一般预算财力为116.9亿元,增长24.4%。

2009年全市增支因素较多,主要有:落实中、省、市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各项部署以及安排配套资金,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公务员第二步津贴补贴改革以及正常增人增支,“民生八大工程”扩面、提标及增加项目,地铁一号线、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落实大幅度提高支农投入政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及实施大绿工程,扶持房地产业、奶业发展以及应对债务高峰期等都将增加大量的支出,收支矛盾将非常突出。

根据财力情况,今年我市财政支出的安排重点是:保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资金需要及中、省重点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保证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支出需要。保证“三农”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政策所需资金的足额安排。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体现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从2009年开始,支出预算的编制,除了按各级财政预算财力安排支出外,上级财政预先下达的专款支出也要编入本级预算,同时本级财政预先下达区县的专款应从本级预算财力中剔除,这样,今年的预算支出编制口径发生了变化。此外,根据财政部印发的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原“一般公共服务”科目分为“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和“国债事务”两个科目,将原“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科目分为“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和“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两个科目。因此,我市支出预算编制口径和科目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按照上述支出安排重点和预算编制要求,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财力198.75亿元,加中、省财政预先下达我市的专款13.7亿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12.45亿元,其中:市级一般预算财力116.9亿元,加中省财政预先下达我市的专款13.7亿元,减市级财政预先下达区县的专款9.15亿元,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21.45亿元;区县财政一般预算财力81.85亿元,加市级财政预先下达的专款9.15亿元,区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91亿元(代编数)。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建议是:

——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327929万元,增长17.0%。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179670万元,增长11.7%。

——教育支出326606万元,增长26.4%。

——科学技术支出29368万元,增长24.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512万元,增长30.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3496万元,增长45.8%。

——医疗卫生支出115277万元,增长23.5%。

——环境保护支出20766万元,增长27.3%。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0514万元,增长48.6%。

——农林水事务支出135252万元,增长55.0%。

——交通运输支出32965万元,增长27.7%。

——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4716万元,增长33.9%。

——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2700万元,下降47.6%。剔除上年一次性安排的商业银行增资扩股20000万元和粮食政策性补贴2643万元后,增长9.7%。

——国债事务支出4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其他支出186726万元,增长35.1%。

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建议是:

——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170910万元,增长15.9%。

——公共安全(含国防)支出97035万元,增长9.5%。

——教育支出85244万元,增长27.8%。

——科学技术支出22902万元,增长22.9%。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833万元,增长32.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995万元,增长59.7%。

——医疗卫生支出53870万元,增长12.1%。

——环境保护支出19509万元,增长22.7%。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5054万元,增长59.2%。

——农林水事务支出77831万元,增长34.3%。

——交通运输支出23739万元,增长18.3%。

——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89805万元,增长32.4%。

——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9558万元,下降52.3%。剔除上年一次性安排的商业银行增资扩股20000万元和粮食政策性补贴2643万元后,增长6.6%。

——国债事务支出4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其他支出102249万元,增长29.2%。其中:总预备费16780万元,占市级总财力的1.44%,符合《预算法》的规定。

2009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86.13亿元,其中:市级安排82.8亿元,区县级安排3.33亿元。基金预算收入数即为基金预算财力数,列收列支反映,加市级动用上年基金结余安排1亿元,2009年全市基金支出预算安排87.13亿元,其中:市级安排83.8亿元。

三、2009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力落实中央“十条措施”和我市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财政配套资金的需要。抢抓积极财政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转贷借款,千方百计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幅提高统筹基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地铁一、二号线、渭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城乡绿化、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项目投入。研究制订有效措施,盘活存量资金,转变财政扶持产业资金投入方式,拉动经济增长。采取财政贴息方式,加大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力度,缓解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全力支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完善政策性业务代偿机制,加大投资担保扶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认真落实我市扶持房地产业、奶业恢复的财税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和奶业发展。全力支持国企改革,重点做好唐华集团等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资金的管理,确保按计划实施。加大区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标准厂房搭建,帮助区县更多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加大对区县投融资平台奖补力度,吸引更多的商业银行资金用于支持区县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建立市、县财政分担的投入体系,加大对困难区县的财政补助、项目资金配套支持,进一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增强区县自我发展能力。

(二)大幅度提高财政“三农”支出比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三个大幅度”提高的要求,确保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重点支持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农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都市农业以及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支持农村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农村低保等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支持环山路绿化、大绿工程二期、泾渭湿地建设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两政一教”债务化解任务。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打破支农资金条块分割格局,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研究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落实好家电下乡、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三)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改善民生

加大“民生八大工程”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民生八大工程”扩面、提标和新增项目,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重点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小额贷款担保机制,支持区县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入学救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支持城市社区卫生站、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努力改善城乡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条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和完善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

(四)落实好各项财税政策,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确保收入预算的全面完成

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找准、抓住、解决好税收与非税收入征管工作中的趋势性问题,健全财政收入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征管信息化建设,堵塞征管漏洞,加大执收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征管,确保财政预算全面完成。切实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组织实施好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工作,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更新改造能力,增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力。执行好拉动消费、扩大出口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拉动、支持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按照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要求,切实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支出预算制度改革上来,提高财政支出监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项目预算的论证、审核、编制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所有预算单位和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建立综合查询和动态监控系统,强化分析数据运用。扩大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范围,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研究财政现金管理办法,建立国库现金理财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理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采购效率,完善操作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

(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整合监管资源,创新监管模式,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预算编制、执行、监管相统一的监管机制。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结果转化运用机制。认真落实《监督法》,严格预算约束,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继续开展《会计法》执法大检查,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重点加大对国家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各项资金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资金的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09年财政工作艰巨而光荣,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直面挑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确保财政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西安经济社会率先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