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代表大会会刊 > 正文

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西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发布者:李磊     发布时间:2010-12-07    来源:西安人大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杜锁强

 

2009121日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的《关于西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09年计划草案。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在会前初审的基础上,对计划草案和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8年,市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关于西安率先发展的各项部署,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指标。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我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后期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较快,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仍然较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市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应对。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委的各项部署,提出的主要指标和任务符合实际,措施积极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西安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批准《关于西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计划批准后,市人民政府应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完成。

三、为全面完成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人民政府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机遇,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以基础设施项目、优势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发展环境,特别要提高产业项目的投资比重,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督促协调机制,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要讲求投资效益,严把投资项目审批关,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

(二)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要认真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精神,落实各项鼓励、支持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商贸、旅游业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落实有关扶持房地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住房消费。

(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壮大主导产业。认真做好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和促进我市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措施,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努力提高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快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培育和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规范基层执法,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四)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加支农投入,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促进农民增收。

(五)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构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政资分离、政企分开的国资监管体系。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内外资投向我市五大主导产业。

(六)着力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针对目前社会形势,突出抓好就业和稳定工作,加大对全民创业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大力开拓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完善义务教育救助制度,切实解决上学难问题。继续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作,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