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 代表大会会刊 > 正文

关于西安市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6-06-12    来源:西安人大

 

关于西安市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西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西安市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财政主要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四化”发展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在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财政收支规模迈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42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82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20.51%20.65%,比“九五”期间分别增长1.4倍和1.37倍。特别是2003-2005年,全市地方收入年增收额均突破10亿元,分别达到12.87亿元、13.2亿元和15.7亿元。“十五”末的2005年,老口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1.8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了1.54倍;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02.5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了1.39倍。“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加,五年累计达到395亿元,年均递增14.6%,比“九五”时期增长1.18倍。“十五”末的2005年达到103亿元,是“九五”末的1.97倍。

(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取得新突破。调整和完善了市以下财政体制,理顺了市与区县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加大了市对困难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并实施了“两保两挂”和收入上台阶激励政策、“三奖一补”奖励补助办法,初步形成了市、县联动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长效机制,调动了各级政府增收理财的积极性,有效地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十五”期间,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补助累计达到23.4亿元,是“九五”的8.51倍。七个困难区县人均财力由2000年的1.01万元提高到2004年的1.46万元。从2000年开始,连续6年做到了干部职工当年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消化2000年前陈欠工资8100万元,占陈欠工资的74.1%

(三)支持“三农”取得新成效。“十五”期间,我市各级财政按照多予少取的原则,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财政支农资金1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38倍,支持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了面向农村的统筹提留,2003年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对人均收入865元以下的农户免征农业税,2005年免征全部农业税,使402万农民实现了农业税“零负担”,受惠2.97亿元。累计拨付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小麦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3.6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1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6.7万亩。投入扶贫资金1.85亿元,启动扶贫开发重点村111个,完成移民搬迁1.42万人,使14.9万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28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脱贫。

(四)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争取中省专项资金46亿元。投入企业挖潜改造资金24.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18倍,支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累计投入城市建设和维护资金66.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16倍,投入基本建设资金20.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25倍,使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累计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资金19.84亿元,支持了各级特别是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禽流感防治工作的胜利。累计投入教育支出57.3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7倍,重点支持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等,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190多万平方米,2005年当年,落实贫困学生“两免一补”资金2021万元,减轻了16万农村中小学生的经济负担。累计拨付科学和科技三项费用资金5.22亿元,文体广播事业费8.65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1.96倍和1.93倍。筹措资金1.29亿元,保证了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减轻了企业负担。

(五)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16.1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73倍。特别是2005年,财政把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大事来抓,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六十年代精减职工生活费标准和劳模待遇,使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筹集资金5.43亿元,保证了71.93万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安排资金3.1亿元,保证了68.66万人次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发放。2003-2005年,拨付资金2.1亿元,支持了就业和再就业,新增就业岗位22.21万个,帮助1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六)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部门预算从2001年开始在市本级4个单位试点,2003年起在市本级101个部门全面实行,部分区县也已启动部门预算改革试点。2005年开始在9个市级主管部门及其所属18个二级预算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政府采购规模从2002年试点时的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5亿元,增长近11倍,资金节约率均在10%以上。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纳入综合财政预算。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从20028月开始到2005年底,共完成评审项目294个,送审金额47.5亿元,审减额5.7亿元,审减率12%

当前我市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回落。从2001年-200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已连续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开始回落,虽然全年增幅达到15.8%,但与前几年比,不但增幅明显回落,而且也低于全国18.5%和全省26%的水平。二是收入结构不合理,工商税收所占比重偏低。2005年,全市工商税收仅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1.9%,而发达地区工商税收所占比重一般都在85%以上。三是公共财政观念有待进一步确立,财政资金供应的“越位”和“缺位”仍然存在,公共财政对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支持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仍很薄弱。四是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区县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县乡财政仍很困难。五是政府债务已进入还款高峰期,各种社会风险进一步向财政转移和聚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六是财政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财政资金紧缺和铺张浪费现象并存,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783210万元,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416260万元。20058月,市政府根据省政府调整省对市财政体制的有关规定,将原编入市级预算的省级收入下划区县后,向市人大上报了《关于调整市级财政收入预算的议案》,经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市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401560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不变。

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397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2%,比上年可比(下同)增长15.8%。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029148万元,增长15%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519698万元,完成预算的106.4%,增长16.7%

——耕地占用税和契税56140万元,完成预算的138.6%,增长28.2%

——非税收入(含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154705万元,完成预算的106.3%,增长15.8%

——基金收入1091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4%,增长2.1%

全市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41711万元,增长10.7%

——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支出12817万元,增长17.1%。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45748万元,增长15%。

——城市维护建设支出166392万元,增长15.4%

——教育支出141076万元,增长16.7%。

——卫生支出48365万元,增长23.3%。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24244万元,增长30.5%

——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支出49264万元,增长32.4%

——行政和公检法支出220356万元,增长15%

2005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67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3%,增长11.9%。市级财政支出582830万元,增长16%

市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2123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8.6%,增长12.3%

——契税完成15075万元,完成预算的153.8%,增长20.5%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4841万元,完成预算的49.5%,下降26.6%,下降幅度大主要是标缝国有股出让计划推迟。

——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00万元,完成预算的4%,比上年减少96%。减少幅度较大,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2005年起取消了部分亏损退库补贴。

——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626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9.3%,增长21.8%

——教育费附加收入5258万元,完成预算的101.5%,增长4.8%

——排污费收入5385万元,完成预算的131.3%,增长14.3%

——其它收入11517万元,完成预算的162.2%,增长131%

——基金收入999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2.4%,增长0.7%

市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39649万元,增长11%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51999万元,下降19.8%。下降幅度大的原因主要是2004年支出中所含的居民拆迁安置等支出因项目已完工,2005年无此支出因素。

——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支出9316万元,增长9.2%。增幅较低主要是部分项目结转下年。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28473万元,增长22.2%

——城市维护建设支出127929万元,增长13%

——环保和水资源支出815万元,下降84.7%。下降幅度大的主要原因一是从2005年二季度起水资源费列省级支出,二是部分排污费支出项目结转下年。

——教育支出28980万元,增长75%

——医疗卫生支出25416万元,增长29.1%。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3988万元,增长49.2%

——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58046万元,增长28.7%

——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支出30415万元,增长30.6%

——行政和公检法支出99972万元,增长16.2%

——政策性补贴支出3120万元,下降55.9%。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2004年支出中含一次性项目,剔除后可比增长4.1%

由于2005年财政决算正在编审之中,待决算编审结束并报省财政厅批复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十一五”期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及2006年财政预算安排

(一)“十一五”期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四化”发展理念为统领,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集中财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做大经济“蛋糕”,扩大税源税基,创新征管手段,大力组织收入,壮大财政实力,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建立节约型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和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重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加强追踪问效,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和谐西安”和“小康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收支目标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14%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38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40亿元,力争达到150亿元;县乡财力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财政困难得到进一步缓解;建立并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社会保障与失业保险的衔接,基本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低保制度;对农村中小学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立并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农村;促进“和谐西安”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2006年预算安排

2006年,我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总体比较有利,促进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是市委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各项战略部署的全面实施,将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其次是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二号线、北客站等大型项目的开工建设,陕重汽等新建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旅游业、饮食服务业、商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四区一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有力的增长后劲。第三是市以下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措施的全面落实,将进一步调动县乡政府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第四是城镇低保制度、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新农村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将有所增加,将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较多的减收因素:一是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制造业运营成本增加、增速放缓、效益下滑,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影响第二产业税收的增长。二是随着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等政策的实施,个人所得税将减收。三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业迅猛增长的势头有所减缓,将影响房地产业税收的增长。四是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也将暂时影响财政收入增长。

从支出方面看,除了要确保人员经费和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需要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困难群体八项扶助政策,加大大绿工程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地铁项目,促进教育、卫生、科技、环保等事业发展,应对政府债务偿还高峰期等都将增加财政支出,收支矛盾相当突出。

1、全市财政预算安排

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905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804600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下同)13%;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0400万元。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工商税收收入575960万元,增长13.5%

——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63840万元,增长13.7%

——非税收入安排164800万元,增长9.5%

按照上述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规定,全市地方财政收入905000万元,加中省补助收入383626万元,减上解中、省支出168800万元,全市总财力为1119826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2006年全市财政支出计划安排111982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数(下同)增长13.3%

全市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29537万元,增长16.3%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42026万元,下降17.2%

——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16150万元,增长18.1%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52048万元,增长31%

——城市维护建设支出216308万元,增长20.4%

——教育支出153246万元,增长14.5%

——卫生支出52983万元,增长13.9%

——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支出54893万元,增长20.6%

——行政和公检法支出219655万元,增长16%

2、市级财政预算安排

2006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安排4425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52200万元,增长12%;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0300万元。在市级一般预算收入中,高新区安排88500万元,增长16%;经开区安排30400万元,增长20.85%;曲江区安排6590万元,增长14.85%;本级安排226710万元,增长9.26%。市本级增幅低主要是因本级税源大户中国移动公司2005年底由内资企业转为涉外企业后应从2003年起享受的“两免三减”政策到今年才兑现,减收额较大。

市级一般预算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

——工商税收230860万元,增长12%

——契税17770万元,增长17.9%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7320万元,增长16.7%

——行政性收费42980万元,增长6.8%

——罚没收入21970万元,增长8.4%。

——教育费附加6300万元,增长19.8%。

——排污费收入4400万元,剔除上年一次性收入后可比增长3.7%。

——其它收入10600万元,增长1.2%

市级地方财政收入442500万元,加中省补助收入及区县上解收入405649万元,减上解中、省及补助区县支出168738万元,2006年市级总财力为679411万元,比2005年预算数(下同)增加78411万元,增长13%。

根据市委和全国、全省财政会议确定的2006年财政支出重点,按照“一要保障吃饭,二要科学发展,三要社会和谐”的原则,市级新增财力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创新。二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用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社会困难群体。四是支持工资制度改革与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转。五是安排法定支出的必要增长。

市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27337万元,增长13.4%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41030万元,下降18.1%。剔除上年一次性安排项目,可比增长15.6%

——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支出12498万元,增长13.5%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36305万元,增长31.3%

——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支出13385万元,增长7.3%

——城市维护建设支出181962万元,增长21.7%

——环保和水资源支出4400万元,下降44.7%。下降幅度大主要是去年预算中所含水资源支出今年改列省级支出。

——教育支出39760万元,增长23%

——卫生支出31312万元,增长13.8%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0581万元,下降19.6%。剔除上年一次性安排项目(安排广电数字化和世界古遗址大会经费),可比增长9.6%

——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59217万元,增长14.9%

——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36077万元,增长32%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支出30352万元,增长8.3%

——行政和公检法支出107850万元,增长14.4%

——政策性补贴支出14536万元,增长71.9%。增加较多主要原因:一是按国家规定增加了市级粮油储备数量(小麦1亿斤、食油500万斤),相应增加储备费用利息补贴1555万元;二是按国家规定,从2006年起分五年消化完第三轮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共17500万元,今年安排3700万元,相应增加利息补贴800万元。

——其他支出18719万元,下降12.9%

——总预备费支出14090万元,占总财力的2%,符合《预算法》规定。

四、2006年财政工作任务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今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支持经济发展,做大经济“蛋糕”

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兴财理财的首要任务。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支持我市五大主导产业、“四区一基地”建设和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进一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积极运用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措施,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加快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培育和做强市场主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加快教育、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但要努力增强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而且要使居民放心消费,促进消费长期稳定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创新科技投入管理体制,着力促进自主创新

把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除市级要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外,各区县特别是几个开发区也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通过这一政策信号,更好地引导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增加科技投入。二是整合科技投入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把支持的重点放在科研人才培训和科技成果在本市的转化上。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绩效目标、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和政府科技计划后评价机制,强化科技经费监管。

(三)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预算

进一步完善属地征管办法,加大有奖发票改革力度,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主体税种和高收入阶层的监管,堵塞征管漏洞;加强与土地、房产等部门的协调,全面推行契税直征,切实加强契税征管;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强化国土出让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和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树立“节约型财政”观念,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实行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和车辆燃修费等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坚决反对搞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四)支持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落实扶助社会困难群体“八项政策”,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步伐。完善城镇“低保”制度,做好社会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加大对再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安置好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研究解决低保对象在就业、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和粮食良种补贴制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资金补贴范围,全部免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和支农政策资源,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和支农政策的综合效益。通过贴息、配套、以奖代补、投资入股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逐步消化乡镇农村税费改革形成的缺口,巩固减负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六)加大财政改革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完善市对区县财政体制,建立激励机制,规范分配办法,充分调动区县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积极性。完善市对困难区县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落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各项政策,加大资金调度力度,帮助困难区县消化完1999年以前陈欠工资。积极稳妥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试点,规范县乡收支,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综合财政预算制度,把非税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完善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机制,研究建立财政支出追踪问效制度和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向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向政府报告项目实施结果和资金使用效果报告制度。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总结2005年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争取下半年在市本级全面推开。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审、报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和财政机关政务系统,建立新型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加快“金财工程”建设,逐步实现财、税、库和财政部门内部以及财政上下级之间的数据联网和资源共享。全面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将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与定点采购相结合,逐步把工程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最大限度的节约财政资金。积极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津贴补贴发放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收入分配。以产权管理为核心,加快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努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安全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七)坚持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管

贯彻落实财政部《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逐步实现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控,提高项目单位还债能力,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大《会计法》的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