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2008 > 会刊公报 > 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发展都市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06-26    来源:西安人大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对发展都市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08年4月14日)
 
 
市人大常委会: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都市农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呈现四大亮点: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9元,同比增加590元,增长15.5%;二是在农业部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的4次例行抽检中,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排名全国第一;三是一村一品建设规范发展,形成368个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四是粮食总产213.82万吨,单产达337.4公斤,双双创出历史新纪录。全市农业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农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板块农业和产业带加速扩张,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有了新发展,精品农业建设成效明显,观光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科技教育蓬勃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
 
 
 
收到《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农业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市人大常委会的建议,针对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有关业务部门意见,积极进行落实整改,现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快都市农业发展进程,大力推进新农村生产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四大板块和十条产业带建设。继续坚持产业整体开发,抓好万字号基地建设,通过重点项目对基地、专业村加以整合,聚点成块,扩线成带,进一步加快农业四大板块和十条产业带建设。今年,周至20万亩猕猴桃板块新发展面积3万亩;阎良10万亩无公害蔬菜板块加快提升档次、提高生产水平;临潼10万头奶牛板块新增奶牛0.7万头;秦岭北麓旅游观光农业板块面积发展到23万亩,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到7个,年接待农业观光100万人次,经营收入2亿元。抓好十条产业带规划的实施工作,重点建设水安路樱桃产业带和秦岭北麓葡萄产业带。
 
 
 
二是抓好“一村一品”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落实《关于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的意见》,实施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农村科技水平提升、农民组织化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开发推进、城乡互助帮扶六大行动。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重点建设10个旗帜村、50个示范村,带动推进村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抓好今年新增20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的生产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支持其培育特色产业,增强重点村产业支撑能力。
 
 
 
三是壮大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粮食、畜牧、蔬菜、果品等四大主导产业。今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完成粮食总产180万吨任务;落实生猪发展政策,继续扶持奶山羊示范村建设,实施优质奶牛大提升工程,加快改良奶牛业步伐;进一步加大瓜菜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突出发展设施栽培和无公害种植,提高瓜菜产业经济效益。加大优质时令水果基地建设力度,推进果业标准化生产。
 
 
 
二、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建设
 
 
 
一是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拓宽都市农业资金投入渠道;整合资金,集中投向;增加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足用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调动农民投入农业的积极性。长安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雁塔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意见》,每年拿出4000万元用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
 
 
 
二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冬春农村水利工作,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组织移民搬迁。今年,完成土地治理项目7.5万亩;启动建设重点村28个,实施移民搬迁2000人,解决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1.5万人脱贫。
 
 
 
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新型农机具推广,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今年,补贴推广大型拖拉机4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0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其它配套农机具2000台件。完成机耕作业面积550万亩,机播420万亩,小麦机收28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430万亩,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四是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今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口。
 
 
 
三、做好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工作,提升都市农业品位
 
 
 
一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研单位和乡土专家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今年,组织申报各类科研、推广项目20个。加强与杨凌农业示范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科技入户百村示范工程”,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今年,主推农业技术20项,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重点扶持20个市级示范园。
 
 
 
三是加强精品名牌建设。加快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培训。今年,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20项,抓好2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组织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10个,培育、推荐10个品牌农产品申报名牌,力争获得3个市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认定。
 
 
 
四、加强对农民经纪人的培训,引导都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今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5个。
 
 
 
二是加快新型农民培训步伐。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民绿证培训”、“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农民职称培训”、“基础奶农培训”等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今年,完成各类培训10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阳光工程技能培训1.2万人,培训输出率力争达85%以上。
 
 
 
三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三电合一”。今年,建设基层信息站(点)100个,开展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举办农产品产销衔接会,组团参加农高会等节会,扩大西安名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五、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健全市、县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左右。今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5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
 
 
 
二是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市、区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兽医站建设,完成区县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今年,重点建设60个植物疫病监测点,建立健全植物应急防治队伍,加强外源危险性入侵植物的监测、普查、扑灭等。
 
 
 
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机制。认真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建立和完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四是建立政策保险机制。认真总结能繁母猪保险等政策性保险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尽快形成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性保险体系,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加大农业保护力度。
 
 
 
五是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气象和市场信息采集,及时汇总、分析,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引导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效规避化解市场风险,保障农产品有序生产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