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2007 > 会刊公报 > 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西安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者:李磊     发布时间:2009-11-25    来源:西安人大

 

20071031日)

市人大常委会: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该项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在闭幕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清云同志就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接到孙清云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后,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各区县政府、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孙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解决审议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会后所做的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一)健全机构,不断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领导。为加强领导,在调整增补了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班子和成员的基础上,各区县政府也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能分工和目标任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还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29个成员单位2008年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并逐一沟通落实,要求各成员单位提出了确保任务按期完成的具体措施。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召开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计划召集区县政府、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会议,听取意见,落实责任,安排部署今后工作。

(二)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节水宣传工作力度。一是利用报刊进行节水宣传。通过编印《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简报》,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及时发往各级水利部门、市级五大班子,取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还在《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中国供水节水报》上及时报道了孙清云书记的讲话精神,引起广泛影响。在《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简报》上刊发了讲话的主要内容并及时发送各级水务部门和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7月中旬,连续10天时间,在西安电视台二、四、五、六频道滚动播出保护水资源、封停自备井的宣传片,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工作不断推向高潮。二是通过召开会议,广泛宣传节水工作。712日,市水务局组织召开了区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题会议,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孙书记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实际展开讨论,提出了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717日,省政府在我市临潼区隆重召开全省夏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副省长张伟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水利厅谭策吾厅长作了工作报告,朱智生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做了交流发言。省市有关部门、10个地市的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临潼区和蓝田县的基本农田、节水灌溉等水利工程现场,较好地宣传了我市农业节水工作取得的成就。920日召开了“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交流会”。这次会议是由全球水伙伴、陕西水伙伴协会和陕西省水利厅主办,委托我市具体承办。会议采取参观节水示范点、公众参与、现场互动的形式,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广普及群众性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全球水伙伴的海内外官员、水利部、水利厅、省市人大及政府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约150人参加会议,规模大、规格高,是对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集中宣传和展示。

(三)不断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力度,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工作。8月份,市水务局召开区县节水工作座谈会,组织区县水务部门和自来水供水企业负责同志学习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费征收的有关规定,加大区县自来水企业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并采取节水办包区县的办法落实征收任务128万元,全面完成全市6800万元的水资源费征收任务,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加强立法,限制开采,进一步做好地下水源地保护工作。针对市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水环境地质问题较多的现状。一方面把地下水保护工作纳入依法管理范畴,起草了《西安市地下水保护条例》,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修改,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报市人大初审;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全面开展城市规划区自备井封停工作。7月份以来,我市成立了西安市封井工作办公室,抽调20多人,分5个小组,负责关闭自来水管网到达区域的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同时,市政府把改善城区群众生活饮用水质标准正式纳入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地下水污染地区自来水管网铺设工作力度。截止目前,已封停自备井43眼,日增加自来水供水量4000立方米,提高了自来水利用率,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有效地保护和涵养了地下水资源。

(五)不断强化区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针对区县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市不断加强对区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平衡开展。一是指导区县开展节水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各区县修订完善并发布实施了区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建立在长期、科学和可靠的基础上。二是组织区县全面开展自来水供水管网普查及测漏工作。水务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详细的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落实了工作经费。目前,临潼、长安两区已完成测漏任务,长安区还建立了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蓝田县也已开始普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实施,为降低区县政府所在地自来水管网漏失率,全面提高自来水企业管理水平和供水保证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区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迈出可喜步伐。继临潼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7月下旬,长安区举行了污水处理厂奠基仪式,8月初,户县污水处理厂正式动工建设,其他区县也在积极做着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今后工作的设想

(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一是制定方案,全面系统地开展节水宣传工作。由宣传部门制定《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全面系统地普及节水知识、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动态。计划9月份在《中国水利报》上办一期专刊,刊发市领导署名文章,在《西安日报》上刊登西安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介绍,在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制作节水宣传节目和公益广告。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节水宣传工作。通过开展“妇女儿童携手,共建节水社区(学校)”、“公众参与社区节水”、“青年自愿者发表节水倡议书”等活动,深入到学校、居委会、城中村和企业进行宣传,使节水公德意识广泛树立、深入人心。采取领导谈节水、专家谈节水、市民谈节水、学生谈节水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大范围的宣传节水工作,提高节水知识知晓率。

(二)加快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在加快对现有节水灌溉设施改造提高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在岭塬地区发展集雨窖灌10万亩,使全市节水灌溉面积2010年达到320万亩,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75。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2010年前筹建14座污水处理厂并全面投入运行,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通过经济杠杆使中水回用率达到50%,有效开发非常规水源,以弥补我市水资源的先天不足。三是实施典型带动战略,全面推动各行业节水工作。计划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由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鼓励建设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学校、节水型产业园、节水型景观,促进群众性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四是加快自来水供水管网和中水管网建设改造步伐。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市区及各县城主要地段自来水管网和中水管道的铺设任务。2-3年内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及补漏任务,使管网漏失率2008年降到10%以下,2010年降到8%以下。五是开展节水试验研究,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热水回灌试验和纺织企业冬灌夏取调温试验以及水源地温空调供热制冷等试验,促进资源节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高的效益。六是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积极建设曲江池南湖、泾渭交汇处湿地和灞河入渭口湿地等生态工程,进一步治理城市河道,充分利用再生水补充生态用水,使拦河造湖水面和人工湖水面面积达到2.2万亩,湿地面积3万亩。利用3年时间对团结库和太平河、幸福渠进行治理,并依托水面,建成古汉城历史文化公园,给古城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提升城市品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加快立法工作步伐,促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一是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为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体制保障。积极争取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多“龙”管水问题,实现水源、供水、排水和水处理的统一管理,保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今年,计划将户县做为区县水务一体化建设的典型,实现从源头到排污口的统一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全面推动我市水务一体化进程。二是不断加强节水法规和制度建设,为节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规和制度保障。力争2007年制订出台《西安市地下水保护条例》、《西安市计划用水考核管理办法》、《西安市节约用水以奖代补办法》,为节水工作提供法规政策依据的同时,积极促进激励竞争的节水新机制的形成。逐步建立健全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度和井灌区IC卡计量计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的管理水平。在农村集中供水管理上积极推行IC卡收费管理制度及市场运作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机制,合理收取水费。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法规政策,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贯彻落实《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和国务院新颁布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拿出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大型居民小区必须建设中水回用设施的规定具体办法;规范取水行为,健全水权制度,认真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逐步培育和完善水市场。四是科学编制规划,确保长远发展。2007年计划完成《西安市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西安市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利用规划》、《西安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七部专业规划的编制,保证水资源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四)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发展。

在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方面:一是不断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领导。市上已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也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今后,将充分发挥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政府推动、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用户配合的工作新格局。二是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按照《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由各级政府结合实际确定阶段目标任务,并把完成情况正式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和目标考评范围,以引起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确保2008年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三是加强对《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和《西安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等重要法规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四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宏观节水。由发改委和经委等相关部门负责,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以水定产、定规模,积极引进微电子、高科技等低耗水产业,限制化工、造纸等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实现宏观节水。

在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方面:一是抓好区县水价改革工作。在完成市区自来水调价的基础上,按照《西安市城市水价改革五年规划》,搞好区县自来水的调价和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的宏观管理。物价部门要针对区县自来水企业水资源费标准不统一的实际,拿出具体办法,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二是逐步完善水价机制,实现水工程的良性运行。进一步解决农业水价改革难的问题,建立农业水价补偿机制,积极推行按量计征制、水价公示制和用水者参与管理制度,尽快建立我市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三是提高征费标准,实行节奖超罚,不断促进节水工作。结合实际,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实行阶梯式水价和超计划加价制度,加大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五)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以科技进步促进节水效能的提高。

一是切实抓好农业节水工作,走高效节水的路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大力普及井灌IC卡自动化计费系统。二是不断提高生活节水器具推广率。每年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引导资金,先在市级机关、大的社区安装节水型用水器具,然后逐年加大生活用水设施改造力度,积极推广应用节水型用水器具,计划利用3-5年时间,逐步淘汰国家严禁使用的生活用水器具。2010年,确保城市生活人均用水量控制在225升,节水器具推广率达到80%。在此基础上,树立大专院校、居民社区、城中村节水示范点,全面推广IC卡用水管理和中水回用。三是不断加强洗车行业节水工作。按照《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规定,严把审核关,在洗车行业专项治理已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循环水、中水或微水洗车,促使洗车行业节水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在耗水较大的企业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改造旧的、落后的用水工艺,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不断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不超过4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4%。五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运用先进的电子测漏技术,对区县自来水供水管网全面普查和测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造旧的、老化的管道,有效遏制跑、冒、滴、漏现象,进一步降低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不断提高供水保证率。使自来水漏失率2008年控制在10%以下,2010年控制在8%以下。同时,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水质、水量的自动化监测,建立和完善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为科学计量、定额管理、高效管理打好基础。

节水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并把它做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我们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通过各成员单位、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的共同努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一定能顺利完成,为实现人水和谐、推动西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