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2005 > 会刊公报 > 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200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6-04-25    来源:西安人大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200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西安市财政局局长梁淑贞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出西安市200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上半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我市各级各部门以“四化”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提前10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财政支出有力的保证了重点项目和重点支出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年初,市人大批准的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783210万元,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416260万元,区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366950万元(代编数)。本次会议,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调整2005年市级财政收入预算的议案》,调整后市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401560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不变。

    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03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下同)的53.7%,剔除财政体制变化和出口退税增量后较上年同期可比(下同)增长2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9980万元,完成预算的54.9%,增长19.8%;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347万元,完成预算的46.3%,增长63.4%。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259704万元,完成预算的53.2%,增长18.4%,其中:营业税完成118419万元,完成预算的53.5%,增长23.8%;城建税完成32954万元,完成预算的61%,增长39%。契税完成22046万元,完成预算的73.5%,增长34.2%。非税收入完成80665万元,完成预算的53.6%,增长9.3%。全市财政支出完成393629万元,完成预算的39.8%,增长14.2%

     上半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7003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下同)的51.5%,可比(下同)增长2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1692万元,完成预算的53.2%,增长13.5%;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5311万元,完成预算的46.4%,增长83%。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99254万元,完成预算的50.8%,增长10.7%。在基金预算收入中,国土出让收入完成32857万元,完成预算的43.5%,增长91.4%;城市公用附加完成5000万元,完成预算的52.6%,增长31.6%。

    上半年,市级财政支出206629万元,完成预算的34.4%,增长17%,支出进度基本正常。在财政支出中,城市维护费、环保、水资源费支出54712万元,完成预算的33.7%,增长38.1%;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20887万元,完成预算的28.6%,增长32.9%,其中,教育支出7955万元,完成预算的24.6%,增长30.2%;抚恤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3982万元,完成预算的62.6%,增长55.4%,其中:低保和再就业支出6759万元,完成预算的37.8%,增长145.9%;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支出6422万元,完成预算的51.5%,增长9.6%;农林水和气象支出10436万元,完成预算的46.1%,下降28%,原因是:上年同期发生禽流感疫情,安排防治经费较多,今年有所下降,另外,上年同期用省上下达的水利基金安排了一部分水毁工程修复经费,今年没有此项因素;基本建设支出5449万元,完成预算的22.6%,下降17.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9151万元,完成预算的18.4%,下降23.1%,科学和科技三项费支出1625万元,完成预算的14.2%,下降62.7%,这三项支出执行进度较慢,主要是部分项目计划尚未下达,资金尚未拨付;其他支出完成6144万元,完成预算的15.1%,下降16.2%,主要是债务利息支出尚未拨付。

    上半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一、全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纯本级财政收入情况不甚理想。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53.7%,比上年同期可比增长23.7,市级和13个区县均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但市级剔除三个开发区后,纯本级收入只完成14.74亿元,占预算的49.8%,主要原因是属于纯本级财政固定收入的四个行业发展上升空间有限;部分重点企业如法士特、印钞厂、大唐电信、彩虹等效益下降,利菌沙、陕西移动、西安杨森等重点涉外企业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政策,同时免征3%地方所得税,由此影响纯本级税收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上半年纯本级各项税收收入入库5.45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1.5%,纯本级涉外企业所得税仅入库491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3%。国土出让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分别仅完成计划进度的40.6%41.5%,短收6860万元和2550万元。由于纯本级财政收入可挖掘的潜力十分有限,完成年度预算压力很大。

    二、税收收入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显著,但各税种之间增长不均衡,部分税种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上半年,全市各项地方税收入库28.93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的68.8%,比上年同期增收4.71亿元,增长19.4%,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6个百分点。营业税、城建税、契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收22804万元、9242万元、5614万元和2723万元,增幅分别为23.8%39%34.2%21.3%。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仅分别完成预算的43.3%41.8%32.7%,比正常进度短收2118万元、402万元和860万元。随着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住房贷款和抑制过高房价政策的逐步落实,对我市建筑和房地产营业税以及契税等税种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税收持续大幅增长将受到一定制约。

    三、增值税增长乏力,出口退税成为地方财政新的负担。受原材料涨价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企业进价成本加大,抵扣税额增多,而同期产成品销售价格稳中有降,彩虹显示器、大唐电信等重点企业增值税下滑较大,医药行业企业受国家限制药价政策影响,增值税入库下降。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入库仅完成预算的48.8%,比正常进度短收1200多万元。而同时,出口退税大幅增长,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9.29亿美元,增长47%,全市出口退税共退付地方增值税115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7%,比上年可比增长17.6%,影响地方财力5155万元,照此趋势,全年出口退税很有可能突破年度预算,出口退税成为我市财政的沉重负担。

     四、财政资金的支持保障力度增强,但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39.3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9.8%,比上年增长了14.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进度为43.1%,达到了省上要求的40%的进度目标,保证了重点支出项目的需要。从全市来看,尽管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各区县之间增长不均衡,加之各类支出需求十分强劲,我市部分区县财政仍很困难,上半年,在市财政向七个困难区县大量超调资金的情况下,才勉强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下半年,除了要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外,落实省上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待遇八项政策、农业税免征后增加对涉农区县的转移支付、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要增加大量支出,省调体制以及超计划出口退税对全市财力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下半年我市各级财政特别是市级财政的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为确保预算任务的完成,上半年我市各级财税部门围绕财政工作主要任务,在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监管等方面作了积极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上半年,全市共下达和拨付国债及重点项目建设资金1.32亿元,完成财政城建支出7.77亿元,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争取城市基础设施信用贷款20.8亿元,签约西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日本政府贷款195.64亿日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完成财政支农支出1.7亿元,重点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绿工程、水毁修复、人畜饮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将原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提前在今年兑现,全市农民税费负担在前三年下降177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减12101万元,人均减少30.28元。初步完成了长安、蓝田、周至等7个县区、127个乡镇、80万户种粮农民3441万元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完成了市食品总公司、市化工原料批发公司等29户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准、置换底价确认等财政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完成了市基投公司资产整合重组过程中15个企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划转;完成了西安城建开发投资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工作。组织开展了第二批中央在我市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完成了移交人员、资产、费用等基础数据的核实确认。

   二、大力组织各项收入,积极拓展后续财源

   认真分析我市经济走势和国家财税政策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围绕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夯实各级、各部门的收入任务。完善税收属地征管改革,按照省调体制精神,制定了新体制运行后有关预算管理和收入征缴等相关办法,实现了省对市体制以及市对区县体制的顺利衔接,理顺了金融保险行业市与区县分配关系,对城六区查征契税收入实施了激励机制,启动了契税直接征收体制。加强财税银部门的协作配合,坚持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解决收入征管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征收工作顺利进行。严格税收减免范围和权限,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收缴,努力挖掘潜力,确保了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以政府贴息、以奖代补、配套投入等方式推进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后续财源。

   三、加大社保资金管理力度,维护发展和稳定大局

   强化保工资责任制,完善工资统发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统管制度。加强困难县工资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资金调度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保证了困难区县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发放。发挥低保主渠道作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半年,全市发放低保金718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2.4%,扶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5万人。拨付资金2221万元,增长212%,对在册低保对象、企业特困职工进行了“双节”救助,对农村特困群众及灾民进行了口粮救济,解决了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拨付资金3138万元,保证了21615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拨付失业保险金和再就业补贴资金5652万元,保证了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按时领取,帮助企业与部分下岗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安排2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劳动部门信息化建设和部分区县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推进下岗职工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政府补贴及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工作。

    四、切实加强财政监管,维护财经秩序

    针对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已基本按审计意见和决定进行了整改和纠正。为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按照“收支并举,内外并重”的思路,上半年重点对7个困难区县财政收入征管质量及工资发放、全市10个区县的150个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和近年来财政收支以及住房公积金、副食品风险资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8个项目156个单位进行了检查。对市级15个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开展了2004年收费项目和罚没票据年审,对150多户执收执罚单位实施了专项审计。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调整,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机构划转撤并单位进行了资产、会计档案清查和监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优化配置。开展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上半年完成评审项目62个,审减投资7900万元,审减率为9.99%。以《会计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会计法》执法检查,开展代理记账等会计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检查,规范会计服务市场。

    下半年,各级财税部门要针对上半年预算执行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信心,狠抓落实;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全年财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完成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导向作用,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和各项金融性资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扩大税源税基。完善属地征管办法和有奖发票制度,挖掘征收潜力,堵塞征管漏洞。加强对重点税源和税种的监管,大力清缴欠税。做好组织协调,密切关注落实出口退税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市税收的影响。认真落实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收入进度,解决收入征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继续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国土出让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力争多超收。

    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向公共支出的倾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巩固农民减负基础。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整合各种财政支农资源,创新支持机制,突出支持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及“大绿”工程、引乾济石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教育、文化、卫生新增投入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政策,做好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衔接工作,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解决低保对象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继续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八项政策,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以及六十年代精减职工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等工作,加大对社会困难群体扶助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加大财税改革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根据省对市财政体制调整精神,调整和完善市对区县财政体制。按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要求,研究制定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市对困难区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积极筹措和调度资金,确保实现全年工资不发生新欠的目标。研究制定免征农业税财政减收转移支付办法,确保县、乡两级政权正常运转。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从10月份起,选择部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加快“金财工程”建设,逐步实现财、税、国库的数据联网和资源共享。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在做好2006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综合使用效益。研究探索项目支出追踪问效制度,逐步建立项目资金评审机制,硬化预算约束。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逐步实现分散管理向财政统一管理模式的转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将上级补助专款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政府采购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采购行为。

    四、坚持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研究制定《西安市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实现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加大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力度,逐步推行预算资金和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对部门和单位的财政监督和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小金库”和各种损失浪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规范支出管理为突破口,加大财政资金使用监督,下半年完成对开发区土地出让金入库、温饱工程、

氵皂河综合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资金的检查工作。改进和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有效监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继续加大《会计法》执法检查力度。在充分调研、测算的基础上,完成“十一五”财政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五、完善目标责任体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目前,我市建立了抓工作落实机制,对各项目标都进行了量化分解考核。全市财政预算任务也分解到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和有关单位,能不能全面和超额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各级财税部门和各征收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进行全程跟踪和督促检查,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顺利完成和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