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2004 > 会刊公报 > 正文

关于我市2004年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5-03-31    来源:西安人大

西安市政府秘书长郭学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市200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4年是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市政府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04年,全市计划改制国有企业165户,截止11月底,完成改制工作进度125户,占757%,其中,完成改制75户,占455%。其余50户企业已分别进入资产评估确认、职工安置、新公司设立、办理各项登记等工作。尚有40多户企业未完成改制进度。总体来看,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企改革年度工作目标相比还不够理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今年国有企业采取整体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兼并等多种改制方式,取得一定成效。

——一批具有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外资、民资加盟产权重组,进行合资合作,做大做强。如西安市公交总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品牌优势更加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市天然气总公司、市煤气公司稳妥地完成了合并重组,目前,正在与投资方合作组建西安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批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行业排头兵和其他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加快剥离辅体,精干主体。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发挥企业优势,做专做精,提高企业竞争力。如:西玛电机、西安日化公司、标准缝纫机集团公司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完成了学校、医院等辅业改制重组,进一步发挥了企业优势,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一批整体改制有困难的大中型企业,将其中有活力的资产、产品聚集起来,吸纳经营者、技术骨干、社会资本多元投资,在人员、资产、债务上与母公司脱离,实施分块搞活。西安金戈磨具公司、西安保温瓶厂等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突出主业,改制后企业获得了新发展。

——一批中小企业放开搞活,按改组联合、并购重组、转让出售、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国有资本有序退出。西安医药公司、光华制药厂、城乡建设开发公司等41户企业整体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砂轮厂、西安标准件厂、顺达胶鞋厂等企业实施了兼并重组,实现了国有资本有序退出。

——关闭破产一批。对西安蝴蝶手表厂、西安长乐毛纺厂、西安沣诃实业公司等三户政策性破产企业实行了人资分离。同时,正在对西安市小商品采供站、西安市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西安市牧工商总公司、西安市渔业水利开发服务公司、西安市汽车贸易公司等企业进行依法破产试点工作。区县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截止11月底,区县属国有企业

共完成改制229户。

二、今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工作

()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三年基本完成全市深化国企改革工作。2003年调查研究,制定政策,宣传培训,2004年全面铺开,2005年底基本结束。2003年末,市属未改制国有企业共有224户,分布在全市16个部门。今年初,市政府制定了《西安市2004——2005年国企改革改制计划》,确定2004年全市计划完成企业改制165户,确保完成企业改制153户,分别占未改制企业总户数的733%和683%。为了确保按期完成国企改制工作,市政府将计划改制的企业分解到各个工作小组和企业主管部门,明确了企业改制的具体方式、完成时限、月改制进度和相关责任人,为落实责任、促进企业改制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今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贷款难度加大和土地制约等给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一定影响。对此,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会议进行研究。224812,市委袁纯清书记、孙清云市长两次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调研会,分析全市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制定政策和措施,对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924,陈宝根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现场会,对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主管经济工作的五位副市长定期分析研究国企改革,充分调动了企业经营者改革的积极性,在全市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新高潮。

()加强协调,上下联动

为了加强领导,增强组织协调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产重组,市政府调整了市级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小组及工作范围。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由市放开搞活国有企业及大力发展非公制经济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建设、市政、商贸、农业、工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实施和推进工作,由并由各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各工作小组在市改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从全市和本系统具体情况出发,按照未改制企业分布状况,定期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了经常性督促和指导。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改制企业制度。选择和确定了38户资产规模大、销售收入过亿元,具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和列入今年改制计划的市属企业,由38位市级领导分工联系,帮助企业落实发展计划和改制方案,协调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推进了国企改制。各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改制债务清偿、资产清算、改制方案审批等具体问题仔细研究,协调落实。财政、国土房管、劳动保障、工商等职能部门不断增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支持和服务,结合各自职能,公开作出承诺:对列入改制计划的企业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对受理的企业改制事项,在坚持必要审批程序的基础上,降低企业改制费用,缩短办理期限。其中,财政局由原来的法定工作日,调整为7天办结;工商局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调整为5天办结;国土房管局将受理办结期限压缩到10个工作日。市级各部门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确保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市改制办公室在总结前几年国企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出了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工作程序及一般时限。为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质量,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出台了《西安市规范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基本要求》。要求企业改制要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妥善安置职工,清理企业债务,改制程序严格规范,为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依据。

()调整体制,破解难题

一是调整工业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市机械电子、轻工、化工医药、纺织、建材、冶金6家公司进行合并重组,组建了西安市机电化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西安市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西安市工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资产重组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二是解决了商业、粮食企业租用直管公房划转问题。商业、粮食企业租用直管公房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商业和粮食企业改制。今年,在多次调查研究、协调的基础上,将市房管部门管理的西安市城镇国有粮油零售网点79处、约2万平方米的房产经营权划转给市粮食局,将市商贸委下属26户企业租用的约25万平方米市直管公房划转给市商贸委,为两系统企业加快并顺利改制创造了条件。

三是积极探索特困国有企业改制办法。在我市尚未改制的国企中,大部分资产质量差、负债比例高、人员负担重,其中一部分企业长期处于无经营场所、无资金来源、无经营业务的状态,企业改制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市改制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特困企业职工安置试点工作。市改制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行特困企业职工安置试点工作的意见》。试点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对试点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欠缴的社会保险金及代管人员的有关费用等采取财政托底的办法予以解决,以推动企业加快改制。已从市商贸委、市外经贸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物资总公司等部门选择了5户企业进行试点,企业财务审计、安置费用计算、劳动关系清理及方案报批等工作正在积极稳妥进行。目前,按照试点工作的整体安排,正在着手扩大试点范围。

解决了20035月之前部分出中心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用问题,1200余名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发放了经济补偿金。妥善解决了市华强机械公司与市佛教协会土地纠纷等其他改制遗留问题。

三、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困难

在总结今年全市国企改革工作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和差距。主要是:

()困难企业改制难度越来越大。全市未改制的国有企业,相当一部分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甚至已达到破产条件,全市这类特困企业总户数有80多户,职工人数32000多人。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300%的有13户,200%至300%的有15户,100%至200%的有52户。

()部分主管部门和企业经营者对国有企业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偏差。个别改制单位担心国企改制后权利范围缩小,因而有等待、观望态度。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改制后的前途不乐观,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不强,改制思路不清,方式方法不活,延缓了企业改制的进展。

()部分企业对职工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企业对改制的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党组织和工会作用发挥不够,操作不规范,工作缺乏透明度,职工的民主权利不能充分发挥,导致一些职工对企业改制的认识和改制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加大了改制难度。

()已改制企业的巩固、完善、提高工作任务繁重。个别企业改制不彻底,需要完善手续。有些企业改制后内部管理机制和生产经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个别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较为突出。有的企业改制后,接收方未认真履行兼并协议,致使企业职工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对这类问题处理不够及时妥当,导致个别企业的职工围堵省、市党政机关大门和阻断交通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抓好的几件工作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改革要紧紧围绕解决影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下一步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体制保证

加快组建市国资委,形成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主体、营运主体的地位和职责,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行政职能与市场资本职能相分离。

()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协调服务

各企业主管部门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机遇,利用东部地区煤、电、运力紧张等因素,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科技优势,深入发掘企业在产业、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合作企业。进一步拓宽思路,探索企业改制新途径,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实施经营者、高管人员及技术骨干持大股、跨行业兼并重组等改制方式。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充分利用国家核销不良资产有关政策,指导企业妥善处理债务,减轻企业负担,创造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条件。

发挥各综合职能部门的作用,从有利于企业改制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实做好资产评估、财务审计、企业注册登记、职工社保关系续接等各项服务工作。优化办事程序,强化工作责任,帮助和指导企业与主管部门做好改制相关工作。切实抓好改制后企业的巩固、完善和提高工作,认真解决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同时建立跟踪检查制度,减少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发生,确保改制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

()扩大特困企业职工安置试点,妥善安置职工

按照《关于进行特困企业职工安置试点工作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从严执行试点企业职工安置补偿标准,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和劳动关系清理、财务审计、安置费用计算等工作,尽快制定职工安置方案,抓紧审核、报批和组织实施。试点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完成后,依据《破产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最终完成企业改制。认真总结特困企业职工安置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困难企业及其他国有企业改制提供新思路和法律途径,加快全市国企改制。

在改制中要十分重视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害。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职工在改革中的作用,通过企业党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调动和吸引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制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企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存在遗留问题的改制企业,了.解各方面情况和反映,加强与企业职工沟通和联系,积极化解矛盾,确保我市企业改制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