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2004 > 会刊公报 > 正文

关于西安市200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4-10-21    来源:西安人大

 

 

 

 

                 西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刘维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将上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作以下汇报,请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是国家宏观调控取向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全市国民经济在去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生产总值485.96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19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13.69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8亿元,同比增长10.8%。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

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创近5年最好水平

我市各级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应对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达到近5年最好水平。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6.1%。夏粮总产97.75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全年夏粮、秋粮播种面积合计650.8万亩,超额完成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农业基地建设形势较好,9个万亩瓜菜基地产销两旺,12个万亩果林基地、2个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和23个万亩种植业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双万头奶牛养殖园区已开工20个,完工9个。

2、工业生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持续增长

工业生产努力克服部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174.47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64.2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重工业产值增长23.9%,轻工业产值增长5.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增长19.8%。工业重点骨干企业贡献明显,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1-5月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6.8%,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9.65。

3、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旅游恢复步伐加快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1-6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06亿元,同比增长15.12%,增速同比提高4.39个百分点。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实现销售额分别增长18.6%和14.25%;汽车、住房、通讯、保健类消费活跃,上半年汽车销售额达到10亿元,日挂牌照最高达四百多辆,人均购房和建房支出增长1.3倍;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展会58个,展会成交额增长124%。假日经济效应突出,今年春节和五一节期间的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4%和60%,合计占全市上半年消费总额的9.6%。

今年是我市旅游业加快恢复和振兴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以“做新做亮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和“突出人文特色,做好山水文章”为指导,抓好黄金周旅游和会展旅游,积极恢复国际旅游市场。1-6月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2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创汇11398万美元,同比增长120%;接待国内游客10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84.1%。考虑到去年同期“非典”造成的不可比因素,今年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14.2%和17.8%,接待海外游客比2002年同期下降19.5%,正逐步向“非典”前的正常水平恢复,说明我市旅游业已基本走出疫情阴影。

4、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13.5亿元,同比增长62.1%,增速创西部大开发以来新高。投资结构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首先是非公有制投资大幅增长,其总量已占到全部投资的46.3%。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4.39亿元,同比增长92.12%。其次是投向更趋合理,工业投资增长较往年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8.68亿元,同比增长63.66%,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4.8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出现的积极变化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符合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方向。

总体来讲,1-6月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8.7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1.8%,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1%。其中“在建项目”完成104.78亿元,“前期项目”完成4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为近年来最好,有60个项目完成了投资过半计划。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加快,二环增设立交工程朱雀路-含光路高架、太白路立交已建成通车,咸宁路、桃园路和劳动路立交已开工建设。一环路平改立工程朝阳门、西门地下通道已交付使用,三环路已开工建设。一批产业化项目加紧建设,比亚迪家用轿车及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已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80%,西安软件园产业基地研发楼主体封顶,陕鼓CCPP装置透平压缩机国产化项目已进入设备安置阶段。

上半年,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认真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共清理出不符合要求的项目37个,清查出涉及造纸、水泥、火电等“五小”企业或项目13个。但今年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均未违反国家目前产业调控政策,尤其是不存在中央重点控制、清理的投资项目。

5、财政大幅增收,金融形势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我市财政收支情况较好。1-6月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21.6%,完成年度预算的55.5%,提前14天实现“双过半”,剔除出口退税、农业税税率下调等减收因素,同口径可比增长24.4%。工商税收各税种全面增收,上半年,全市工商税入库29.09亿元,同比增长18.9%。全市财政支出累计34.46亿元,同比增长21.3%。

在全国金融政策调整较大的情况下,我市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速度减慢,六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63.2亿元,较年初增长1.06%。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50.3亿元,较年初增长6.95%。金融机构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利润16.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亿元,增盈幅度达64.84%。

6、开发区经济更趋活跃,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上半年,面对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控制土地等宏观政策,我市各开发区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因素,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各项经济指标的全面增长。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2.7%;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35.5亿元,同比增长49%。曲江新区新引进项目5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9%。

开发区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合计完成生产总值135.5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7.9%;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6亿元,占全市比重为60.5%,两项指标占全市比重分别比去年底又提高了5.1和11.6个百分点。三大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加快“国际化”进程,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战场。上半年合计吸引外资额11497万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1.1%。

7、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

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6元,同比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78元,同比增长13.67%。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调资政策的落实和部分企业效益好转等。农村居民收入是97年以来增长势头最好的时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531元,同比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946元,增长7.5%。上半年,我市总体物价水平继续温和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4。

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全面推进社会进步。重视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截止6月底已完成了40条背街小巷和80座公厕的改造。狠抓了农村扶贫救灾工作,全市上半年完成农村人饮解困工程投资1560万元,解决了5.3万人的饮水困难,改造危旧学校17所,组织劳务输出21.01万人。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加紧建设,秦岭野生动物园已于今年五一开园,城墙火车站段复原工程、烈士陵园整修工程、第四医院病房改造工程、兵马俑馆前广场改造工程、西郊公园建设工程等进展顺利。另外,上半年我市还积极争取到了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社区信息服务管理系统试点项目,并已开始建设,该项目系统的建成,将极大地提高我市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就业工作。今年1-6月,我市新增就业人数3.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低于年目标0.2个百分点。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1.89万人,培训下岗职工1.6万人。

着眼于人的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目标,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大水大绿,狠抓城市道路交通、市容市貌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治理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力度。截止6月底,“大水”工程中浐灞河共建成橡胶坝6座,形成水面4200亩,累计完成投资4.11亿元。上半年“大绿”工程累计造林5.47万亩,完成年计划的54.75%。其中“六片”完成2.07万亩,“八河”生态林完成2.57万亩,“十条路”生态林完成0.83万亩。大水大绿工程的实施和治理二次扬尘、汽车尾气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城区环境质量。1-6月市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天数占到总天数的64.7%,其中5、6月份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天数为58天,占到了同期总天数的93.44%。

 

二、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宏观形势的变化,我市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还表现得较为突出,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主要表现有:

1、经济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一季度到上半年,我市经济增长水平一直低于全省。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12.5%,我市增长11.2%,比全省低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长13.1%,我市增长12.6%,又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另外工业增加值和三产增加值的增长情况也一直低于全省,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2、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年初确定的168户重点改制企业,只完成了6户,既有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我市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的原因。市场推动国企改组、改制的步伐缓慢,要完成全年任务相当艰巨。

3、利用外资增速减缓。由于宏观调控形势以及清理整顿开发区等因素,我市的利用外资势头减缓。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1.2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新签合同外资额3.10亿美元,同比下降1.0%。

4、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面临较大压力。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46%,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价格“倒挂”达7.56个百分点,由此导致全市大部分加工制造业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生产利润受到严重挤压。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虽然增长15.07%,但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较多。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亏损企业生产造成更大困难,1-6月规模以上亏损企业面有所扩大,亏损户数增加7.17%,亏损总额增长23.94%。

5、土地和资金制约矛盾更加突出。在目前土地治理整顿期间,有多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因土地问题无法正常开工。在今年计划新开工还未开工的27个项目中,有9个项目急需征地8019亩,这9个项目目前基本处于停止待地状态。

金融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家推迟国债发行等因素,项目融资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银行贷款难以落实。据统计,今年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重点建设项目难以落实的资金约16.4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8%,如果再加上暂停拨付的待落实国债资金2.5亿元,共有18.9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

三、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效。我们要全面、正确、积极的理解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要坚决维护国家调控政策的权威性、统一性、有效性。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创新发展理念,把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同着力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今年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降,要努力在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发展上有新作为,已确定的各项工作要加快推进、加快启动、加快落实。需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和任务:

1、顺应宏观调控形势,积极缓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既表现在资金筹措、土地供应等生产要素方面,也表现在行政体制改革滞后、行政效能不高方面。

积极进行资金筹措。一要加强政府与银行的沟通与协调,按照中央“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要求,争取银行对我市2004年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贷款支持。二要增强政府的资金运作能力。用好现有各类专项资金,要把财政贴息、奖励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进一步开拓渠道,考虑在现有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之外,再设立几个专业的投融资公司,聚合优势资产,搭建政府融资平台。三要继续积极争取国债及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对于上半年已汇总上报的项目要继续加大申报公关力度,同时要落实好在建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下半年应继续考虑走出去的招商活动,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要考虑在现有招商局之外,另设立几个专业化的、无行政管理职能的招商机构。继续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要针对借用国外贷款出现的新形势,做好已签约项目的后续工作,并积极策划综合交通改善项目、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后备贷款项目,争取今年在利用外贷方面有新的进展。

积极缓解用地矛盾。一是对市权范围内已经批准的新增建设项目用地要抓紧办理有关手续,对已经上报省和国家的用地项目要做好衔接。二是对符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如能源、交通、水电、生态、城市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土地管理部门要提前介入,按照规定程序抓紧报批。7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提出要“落实国务院明确允许的重点急需项目用地的政策”。因此,我市土地及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各项目单位应运用好这一政策,积极争取项目用地。三是对征地已经被批准,用地单位无力缴纳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又超过规定时限的,土地部门要出资收购,作为储备土地。对超过规定期限长期闲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的项目用地,要坚决依法收回,调整后用于急需的建设项目,把存量变为增量。四是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不仅要坚决收回违规占地,而且在经济上依法坚决进行处罚。总之,要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用于好项目、重点项目,以缓解土地供应的矛盾。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减少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率。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要加快市政公用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是对生产性、经营性、作业性公用事业单位,首先与主管局脱钩,直接面向市场,放开市政养护、园林绿化、市容环卫作业市场,实行投资、建设、管理三分离。鼓励民营资金进入法律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领域,为民间投资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2、认真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整顿,保持投资合理扩张

正确贯彻中央的投资调控政策,认真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五小”企业的清理工作,要把这次清理整顿同优化投资结构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努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要继续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五小”企业清查工作,巩固好清理整顿的结果。二要按照市政府确定的西安市2004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加快120个重点在建项目建设,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加强跟踪监控,协调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强化服务,抓好资金到位、施工环境、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四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当年投资计划210亿元的完成。三是今年安排的60项重点前期项目,除国家规定的有关审批手续暂停外,其他审批手续仍按基建程序严格执行。抓好正在着手策划、完善的一批总投资过千亿的关乎长远发展的新的重大前期项目,尤其是其中的重大产业化前期项目。四要努力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使有限的资金、土地、电力等资源向大型基础性项目、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现代制造业项目和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生态项目、农林水利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倾斜。五要特别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引导和保持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机制。要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利用宏观调控的机遇,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度。六要建立项目建设部门协调机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大投资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加快项目审批,改善服务质量。市计划、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3、加快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带动工业速度质量双增长

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理念,积极实施“工业振兴计划”,着力把西安建成中国西部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当前要防止出现增速不增效,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一要加强工业经济的监测服务,着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尤其要对《西安工业振兴计划》中15个大企业、32个主导产品和年初确定的60户重点企业做好监测、服务工作。积极抓好资金及水、电、煤、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进一步加强对中省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工作。二要按照我市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机械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方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总投资为265亿元的88个装备制造业基地项目建设。三要以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四要继续争取“中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在已有两个的基础上,力争再选择1-2个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争取实现西安名牌产品销售收入19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五要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国企改革。对目前尚未改制的工业国企要进行分类排队、具体指导,努力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国企改制任务。

4、抓好农业生产,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利用好农产品价格上涨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争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要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更高层次发展。改造中低产田,扩大优质田面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粮食单产,扩大总产。继续坚持“兴牧、优果、扩菜、增林、扶特”五业并举。突出抓好总投资为6.17亿元的30个基地建设项目,扶持各基地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生产。二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解决特困乡、特困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抓好水利、堤防、道路、饮水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把劳务经济当作一大产业来抓。要继续总结经验,扩大劳务输出量,搞好农民劳务技能培训,加快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四是以工业化的思路推动农业产业化。把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一批农字号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五是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在部分区县开发园区被取消后,要通过小城镇建设来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重点抓好一批小城镇的综合示范开发,打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5、继续扩大消费,加快旅游发展步伐

要抓住物价上涨对增加消费形成的刺激,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改善消费结构,繁荣市场,又要引导供求结构合理变动,稳定物价。一要抓住当前消费需求增长加快的有利形势,不断扩大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热点的规模,提高文化娱乐、通讯、休闲等消费水平。二要继续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会展经济”,不断寻机创造新的消费热潮。积极争取申办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化工产品交易会等全国性大型展会,筹办好西安旅游博览会、西安商品交易会、西部汽车博览会等专业展会。三要加快商业业态和经营结构的调整,延伸服务消费领域。加强对餐饮、休闲消费的引导,在旅游餐饮、商务餐饮、家务劳动社会化等方面大力开拓市场。四要以新兴商贸设施建设带动商贸发展。抓好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商贸重点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前期规划、立项工作。五要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快商业规范、标准、政策、信息和行业协会等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基本思路,打造新的旅游板块,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解决好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的问题。提高文物景点档次,增强景点的趣味性、参与性,特别是抓好曲江新区的建设,再现大唐盛世文化。要突出人文特色,做好山水文章。以秦岭北麓为依托,以名山名水景点为载体,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为基本内涵,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招商,全面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抓好旅游购物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标准和水平。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增强西安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6、支持开发区发展,进一步壮大开发区经济实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的规定,大力推进二次创业。二次创业要把内涵提高和外延扩展相结合,继续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方面大胆探索,打造核心竞争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高新区5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快,中央商务区要有明显发展,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7%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中小企业园、泾渭科技产业园及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曲江新区要继续加快征地拆迁工作,高标准、高起点、高档次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旅游特色,增进文化内涵,加快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建设步伐,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各区县开发园区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承接大开发区功能转移,发展上下游产品,和大开发区形成互补对接。

7、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污染治理步伐

牢固树立“环境立市”理念,按照“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全面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要加快实施21个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1亿元的建设任务。“大水”工程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协调、统一建设的原则,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搞好浐灞河综合治理工程,将浐灞河沿岸建设成新的生态带、景观带、旅游带、经济带,完成全年再修建橡胶坝5座的任务。“大绿”工程要按照调整后的实施方案,重新下达计划,确保“六片”建设任务年内完成。“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工作要以未达标项目为重点,力争城市气化率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两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继续抓好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切实落实扬尘污染治理、煤烟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措施,下半年要开工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要继续按照国家清洁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标准要求,鼓励发展天然气汽车,年底天然气汽车总量超过1万辆,年底建成的加气站总数力争超过27座。

8、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加4.6%。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落实工作。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整合全市文化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规模,加快市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组建工作。利用现有文化设施,精心策划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支持文艺表演场所和“两馆一站”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继续加快市级医院的资源整合重组,抓好市传染病院改扩建、市急救中心迁建、市儿童医院和第四医院改扩建等工程。继续支持基层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县及乡镇计生服务站条件。积极创办体育产业,完善市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的设施和设备,切实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9、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谋划好西安长远发展战略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以往有着较大变化,所以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提高监测和分析水平,适时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市的影响。重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物价运行、电力供应、原材料价格等方面加强监测。同时要围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狠抓落实,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加大检查和奖惩力度,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要着眼长远发展,搞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衔接。通过这三个规划的制定,全面贯穿“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及“规划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环境优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方略,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制定好“十一五”规划,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尤其要做好重大问题的研究和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壮大支柱产业,精心组织,积极论证策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和省上“十一五”期间对我市更多的支持。在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和方向,进一步挖掘、体现和张扬西安的比较优势,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立足于丰厚的人文底蕴,紧跟时代潮流,使西安的发展更符合历史地位、国际趋势和人民要求。同时,要做好与咸阳方面的衔接,着力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总之,这三个规划关系到西安未来的发展,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各位委员,下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加快发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为完成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