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大网欢迎您!
当前时间为: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2004 > 会刊公报 > 正文

关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4-07-30    来源:西安人大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徐可为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现就近两年来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请审议。

近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指导监督下,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积极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两年来,科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30 亿元,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的4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科技企业成为带动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再造科技发展新优势

(一)明确战略目标,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为了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市政府把集成科技资源,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确立了科技工作要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环境建设和创造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创新、创业、产业化三个层面整体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的“1+2+3”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制定了《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提出了以科技资源集成为目标的“树国家品牌,创地方特色”的战略指标,确定了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重大科技产业化推进工程等“科技创新十大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02-2003年,政府投入财政资金8200万元,吸引银行和社会资金4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一大批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发展关联度强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项目实施,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引导示范作用。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凝练重大项目、强化资金支持力度,着力培育区域经济支柱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显著提高,2002-2003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项,政府投入研发资金1180万元,项目平均支持52万元。2004年,支持了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行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保持并促进了在各自领域的竞争优势。5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平均投入科研经费100万元,项目总投入8840万元,达产后可形成产值约5亿元。

(三)实施科技专项计划,推动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围绕“树国家品牌,创地方特色”和我市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以专项计划支持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两年共投入科研经费1700万元,以期培育和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重点特色产业。经过两年努力,为西安争取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软件国际人才培训基地等9个国家品牌。

(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和环境建设。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用科技计划体现政府引导和调节。今年,将沿袭已久的19个科技计划调整为5大计划,并向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和环境建设倾斜,共投入科研经费1500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重点支持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技术开发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二、依托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选育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龙头科技企业

(一)选育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02-2003年,通过重大技术创新计划和重点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扶持重点项目74项,投入研发经费320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3.1亿元。几年来,西安科技企业列入国家、省、部委支持的项目,80%以上都得到过市级科技计划的支持,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产业化项目。

在电子信息领域,培育了西安博通资讯制造资源计划、西安海天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西安宏源数字化三维虚拟现实实时创作系统、金叶西工大CAD/CAM系统、康鸿电子压电陶瓷项目等。博通资讯和海天天线于今年分别在国内和香港上市。在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培育了西安同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磁光电流互感器、西安航天动力公司的消防车及高层建筑用高压泵阀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其中,磁光电流互感器项目解决了该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提高了我国电网运行检测的自动化水平,该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消防车及高层建筑用高压泵阀项目实施,使原实施载体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并成功上市。在生物医药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西安保赛生物填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特种亲和色谱填料”、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具有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去年均获得2003年度西安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二)培育重点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通过重大创新计划支持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轴流新叶型开发”项目,年新增产值1.5亿元。西安无线电二厂“ 智能热敏电阻”项目实施,加快了优势产品的发展,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近两年,市政府大力促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加速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化电子花样机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列入市级重大科技产业化计划,扶持资金100万元。项目实施,对带动行业技术开发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造就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形成发展科技产业的企业集群。以重大技术成果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通过政府计划的引导和支持,吸引投资商投资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组建一大批科技企业或企业集团,实现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协同数码、扬子电器、捷普网络等都是优秀代表。西安长城制药厂的“胸腺酞”项目列入重点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对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体制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一)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和保障措施。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活社会资本资源。2003年科技计划项目411项,投入科研经费4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融资和银行贷款超过26.8亿元,较2002年增长58%。资金拉动作用达到60倍,从资金和效益两方面发挥了政府引导的倍增效应。

立足自身资源,争取国家支持。2002-2003年申请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863”、国家火炬计划等经费1.02亿,为同期市本级研发经费7500万元的1.3倍。

建立健全风险投融资机制 ,融通社会资金。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开展适应科技企业要求的、多元化的融资和中介服务,建立了科技企业融资信息平台。三年来,累计成交4亿多元。

(二)培育创新源头,加速构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列入市政府2003年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集成电路设计孵化大楼已投入使用,国家863软件、光电子专业孵化器大楼已按要求完成封顶。启动了西安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孵化器基地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光电子产业化基地和863软件孵化基地已与10家高校签订了共建协议,6家国际软件公司依托基地设立了培训中心。

(三)加强制度建设,激励科技成果转化。2003年,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奖项进行了调整,增设了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加大了科技进步奖奖励力度,注重科技成果实施的经济、社会效益,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西安市科学研究与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从制度上确保研发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大力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速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发展。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凭借西安科技、人才实力和基础工业优势,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激活科技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资源集聚能力。截止2003年底,累计转化科技成果500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计划846项,列入地方计划2118项。过去几年,全市科技计划经费的60-70%主要投向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的扶持和产业积累,形成了电子信息、软件、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及一批具有创新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和主导产品。目前区内企业6063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政府通过青年人才计划等专项计划,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900万元,扶持归国留学人员自带项目成果领办、创办企业299家,转化科技成果300多项。

(二)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加快专业园区建设。经多年努力,已培育形成针对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到2003年底,国家级创业孵化中心孵化转化科技成果600余项,孵化科技企业618家。创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是其发展特点。一是建设大学科技园和专业科技园,进一步激活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存量科技资源,二是建设专业孵化器,为科技创业提供特色的专业服务。目前有国家级交大科技产业园、国家级西工大科技产业园、电子科大产业园及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软件园、光电子产业园、生物医药园、新材料园和IC设计孵化器。软件产业园被国家列入首批五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成为全国仅有三家“双基地”。

五、加强对区县科技工作指导,以科技引领“三农”工作

(一)指导区县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培育县区特色产业,推动科技进步。市政府制定了《关中星火产业带(西安段)建设方案》,启动了一个国家级、两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一个国家级星火西进示范县实施方案。重点支持优质果品、无公害蔬菜、中药种植、新品种引进、奶畜产业示范园和基地建设,建成了灞桥葡萄科技园等10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围绕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今年支持农业及区县经济发展项目83项,安排科研经费778.5万元,比去年净增388.5万元,增长幅度达200%。结合县域经济比较优势,实施农村科技富民工程专项22个项目。

(二)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指导,实施重点农业科技计划。近年来,投入近千万元,支持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重大进展。小麦、玉米规范栽培技术、30万亩中低产田综合治理配套技术、蔬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推广、“奶牛”等项目实施,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模式,支持临潼火晶柿子、周至树莓、高陵冬枣等基地建设,阎良甜玉米等良种培育及深加工,户县和高陵的牛、羊胚胎移植等,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区域性支柱产业。

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市的科技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市委提出的“再造科技新优势”的目标,距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对科技所需提供的支撑条件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近一个时期,市政府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和市场整合资源作用,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科技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科技资源配置体制,形成能够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以构筑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西安经济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创新环境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激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业、加速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再造我市科技工作的新优势。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项目30个,支持重点创业孵化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20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

1、强化科技创新,培育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以“西安重大技术创新计划”项目为切入点,在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重点行业形成10-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项目。以“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创业”项目为重点,支持西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的优秀科技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市创办科技企业。以实施“集成电路与软件产业发展专项”为重点,加强软件、集成电路、光电子领域的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

全力推进“二次创业”,实现由注重招商引资向构建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整合集成科技资源的转变,由注重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转变。通过“二次创业”形成五大功能区域:即新型工业区、国际软件园、创业研发区、航空科技产业园和中央商务区。到2006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2、加速科技产业化,扶持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成果为依托,造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骨干企业,树立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选育以重点大学、院所和军工企业为支撑的新兴企业,培育有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大、可望成为区域经济支柱的龙头企业。在“西安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引导下,发挥市场整合科技资源作用,促进科技型企业、国有企业的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嫁接与组合,培育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6-8个标志性成果。

3、发挥政府协调、指导功能,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加强研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持,大力宣传贯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建立市政府领导和大学科研院所负责人联系制度,沟通信息,通过协调统一配置资源,协助解决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中实际问题。要建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要健全大学科研院所高层技术人员库,发挥专家的作用。

4、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供专业孵化服务。加快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等专业孵化器建设。重点支持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扶持20个共用技术平台和专业孵化器建设项目,形成以软件、集成电路、光电子和信息安全为特色的IT产业孵化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和行业,整合、扶持和建设10-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和工程化开发。  

5、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富民工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和示范推广为核心,扶持创建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把示范园建设成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中心、农业新设施的试验中心、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中心。坚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与开发试验高新技术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应用,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以上是我市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及下一步的初步设想。我们热切的希望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并继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全面开创我市科技工作新局面。